T POST 大報
  • Home
  • Community Affairs 社區要聞
    • News
    • Society 社會
    • People 人物
    • History 歷史
    • Special 號外
    • Information 資訊
    • Security 安全
    • Video 影片
  • Culture and Art 文化藝術
    • Story 故事
    • Education 教育
    • Artworld 藝術
    • Culture 文化
  • Life Information 生活資訊
    • Lifestyle 品味
    • Health 健康
    • Hiking 遠足
    • Slim 瘦身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Home
  • Community Affairs 社區要聞
    • News
    • Society 社會
    • People 人物
    • History 歷史
    • Special 號外
    • Information 資訊
    • Security 安全
    • Video 影片
  • Culture and Art 文化藝術
    • Story 故事
    • Education 教育
    • Artworld 藝術
    • Culture 文化
  • Life Information 生活資訊
    • Lifestyle 品味
    • Health 健康
    • Hiking 遠足
    • Slim 瘦身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T POST 大報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Home History 歷史

從大步到大埔

T Post by T Post
2020 年 6 月 5 日
in History 歷史
0
從大步到大埔
0
SHARES
1
VIEWS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2020年6月5日

1978 年大埔墟西北面鄉村俯瞰圖(上圖)
滄海桑田,景物改變,成就了2019年大埔墟西北面的太和邨(下圖)。

大埔古稱「大步」,據說以前大埔為一大片的森林,枝繁葉茂、山明水秀,但人煙稀少,野獸甚多,有很多行旅曾經在此受襲。因為路人途經此地必定會跨大步而過,以策萬全,此乃大步之由來。

大埔位於香港新界東北部,三面環山(九龍坑山、大刀屻、大帽山和草山),面向吐露港,藏風聚氣,人傑地靈。原來早在四、五千年前,已有人在大埔生活,以捕魚狩獵為主。有歷史記載,最早可追溯至五代十國期間,距今一千一百多年。大埔歷史悠久,一直以採珍珠著稱,由公元 963 年起以至宋朝、元朝已有記載大埔海採集珍珠的歷史。到明朝,按史籍所載,鄧氏、文氏已遷入大埔落地生根,例如白沙澳、榕樹澳、林村谷一帶,已有村落形成,同時亦從事漁業、農業、燒陶業等,人丁漸旺。16 世紀的清朝,為了加強大埔一帶的發展,清政府鼓勵內地客家人前來開荒,招聚了很多從東江域移居的客家人,直至今天的客家村落,就是當時開始到大埔生活,開枝散葉,建立後人的鄉土。

二百多年後的 18 世紀末,大埔區的人口增長不少,聚集大大小小的村落,區內的經濟已變得發達。隨着發展,大埔墟不敷應用,加上各鄉村之間長期發生小糾紛,導致泰亨文氏聯同附近的翕和、林村、集和、汀角、梓樹灘及粉嶺,組成七約,建太和巿,立文武廟,在廟旁開設商舖,建街道(今富善街),為地區經濟奠定良好基礎。

【新界六日戰】

大埔鄉民淳樸、生活簡單,直至清末 1898 年,滿清政府被迫與英國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租借深圳河以南,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北土地,為限 99 年。租借的地方被稱為「新界」。

可惜,不出一年就爆發了一場英軍與新界鄉民腥風血雨的戰爭,而大埔正正就是戰爭的主要戰場,稱為新界六日戰。當時鄉民排外、仇英、民族主義,不滿英國接管香港,決定反抗!於是大埔七約聯同屏山鄉、廈村鄉、十八鄉和錦田鄉起義抗英。大埔為第一個戰場,但武器過於落後,戰事節節敗退,退守至林村,再退守至上村,最終鄉民傷亡慘重,數百名新界人喪命,而港英政府亦迅速與鄉民和解,決定以鄉紳代管理當地民眾,多番談判後才接受港英政府的管治。

大埔經歷 40 年代的「香港保衞戰」後,人口不斷增加。港英政府計劃發展大埔,60年代在寶湖道及鄉事會之間開闢土地;70 年代興建工業邨和公共屋邨,並正式列入新巿鎮發展計劃中,由 60 年代的約 3 萬 9 千人,增至 70 年代的約 6 萬 7 千多人,計劃發展為二十多萬的現代化城巿,由鄉下搖身一變成為城巿,進一步都巿化。

【第一個屋邨】

自 80 年代,大埔第一個填海而得的公共屋邨——大元邨落成,隨之而後的移山填海工程相繼竣工,到 90 年代中,三百多公頃的土地已由填海闢拓而成,不少大型的私人樓宇、公屋、居屋分布在巿鎮各處。1997 年過後,大埔又恢復為中國的領土,為特區政府其中一個地方分區,一個基本上自給自足的社區。

隨着社會發展,現時大埔區人口已增至三十多萬人(包括巿鎮、鄉郊和過百條村落),由昔日古樸的農村漁港,發展至今天繁華多采的新巿鎮,更在 2005 年被世界衞生組織譽為安全社區,巿民安居樂業。急速的社會發展,並沒有破壞大埔的古老文化和傳統,區內亦保留了具歷史價值的文物和名勝,山光水色秀麗依然,一個尋幽訪勝、郊遊遠足的好地方,絶對值得你停步,大埔而不需「大步」。

分享此文:

  • Twitter
  • Facebook

請按讚:

喜歡 正在載入...

相關

T Post

T Post

Related Posts

【日軍佔用 傳聞鬧鬼——大埔理民府】
History 歷史

【日軍佔用 傳聞鬧鬼——大埔理民府】

2021 年 8 月 20 日
【大埔舊墟的鳳凰涅槃】
History 歷史

【大埔舊墟的鳳凰涅槃】

2021 年 6 月 4 日
【大埔滘火車站及碼頭   林家聲父親曾是站長】
History 歷史

【大埔滘火車站及碼頭 林家聲父親曾是站長】

2021 年 5 月 28 日
Next Post
打擊內地漁船非法拖網捕魚

打擊內地漁船非法拖網捕魚

感謝大家

珍惜和感恩

感謝大家

民生無小事

發表迴響 取消回覆

Categories

  • Artworld 藝術
  • Collection 收藏
  • Columnist 專欄
  • Culture 文化
  • Education 教育
  • Health 健康
  • History 歷史
  • Information 資訊
  • Lifestyle 品味
  • News
  • People 人物
  • President's Speech 社長的話
  • Security 安全
  • Society 社會
  • Special 號外
  • Sport 體育
  • Story 故事
  • Video 影片

Category

  • Artworld 藝術
  • Collection 收藏
  • Columnist 專欄
  • Culture 文化
  • Education 教育
  • Health 健康
  • History 歷史
  • Information 資訊
  • Lifestyle 品味
  • News
  • People 人物
  • President's Speech 社長的話
  • Security 安全
  • Society 社會
  • Special 號外
  • Sport 體育
  • Story 故事
  • Video 影片
  • Home
  • Community Affairs 社區要聞
  • Culture and Art 文化藝術
  • Life Information 生活資訊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Home
  • Community Affairs 社區要聞
    • News
    • Society 社會
    • People 人物
    • History 歷史
    • Special 號外
    • Information 資訊
    • Security 安全
    • Video 影片
  • Culture and Art 文化藝術
    • Story 故事
    • Education 教育
    • Artworld 藝術
    • Culture 文化
  • Life Information 生活資訊
    • Lifestyle 品味
    • Health 健康
    • Hiking 遠足
    • Slim 瘦身

© 2023 JNews - Premium WordPress news & magazine theme by Jegtheme.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