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5
IMG_4352.jpg?resize=512%2C342&ssl=1)

撰文:如風
圖片提供:林奕權
林奕權是林村南華莆原居民,在香港出生,十歲赴英國,於密德塞克斯大學時裝設計及管理學士畢業。2004 年開始接管「皇朝集團」, 2007 年開始擔任「倫敦華埠商會」副會長,凝聚當地華人,維護華商利益。2015 年出任「全英華人體育總會會長」,致力推動中國文化。林奕權於 2016 年先後獲頒「世界傑出華人青年大獎」及「大本鐘獎全球十大傑出華人青年」;2017 年出任「倫敦華埠商會」會長,2019 年出任「大埔鄉事委員會」主席。
林奕權在新界區只居住了十年,赴英後,令他感受最深的,卻是華僑在外國生活之辛酸。「以前中國國弱,給人歧視的現象很普遍,我的內心也很難受;如今中國強大了,外國人對中國文化認識深了,侮辱華人的心態的確有轉變,華僑受欺負的情況減少。所以『老僑』對中國特別有感情,就因為這個原因。」
令林奕權對社區服務僑民工作產生興趣,還要由他在新界鄉議局「歐洲聯絡辦事處」工作時開始說起。「在『歐洲辦』工作有機會接觸很多新界原居民,令我真正認識到鄉事工作是什麼?因為小時候已過英國,令我對原居民文化認識不深。沒理由身為原居民,竟然不了解原居民的資料,為此令我開始有興趣研究鄉村歷史,各處鄉村各處例,對中國、對香港有回『根』的認識和情懷。」

很多人做事都會把名利放諸最前列,林奕權做事卻以理念為先。年紀輕輕已在商場奮鬥,令他明白最重要一點:「要做一個成功的人,完全沒有捷徑,不可能偷懶,一定要學懂面對失敗,懂得應付多方面的變化。」就以近期武漢因新冠病毒疫情「封城」為例,收到「封城」消息後,林奕權馬上把武漢「皇朝」店內所有儲備食材全部製成食品盒,送予醫療隊及抗疫人員,這是身為中國人應該做的事,也應為抗疫出一點力。

出任「大埔鄉事委員會」主席後,林奕權在短短兩個月之間,單是參與派口罩等活動,已超過百次之多,看到每位義工為助人不怕親臨疫地,令他親身體會到香港人的勇敢和互助精神。林奕權開心於能為大埔區居民服務,以前他會為「鄉下仔」等形容詞感到不快,但長大後,了解到原居民對香港的付出和文化,現在他會驕傲於自己的原居民身份。「每個中國人都應愛國,我是真正的中國香港人,服務鄉民的過程,也是了解自己的過程,我希望增強與村民之間的聯繫,了解鄉民所需,大家保持尊重和溝通,關心關注每條村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