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9日
撰文:陳樂兒
圖片提供:朱景玄


百年間,港英政府刻意在中史書本中刪去「近代百年史」,令香港新生代忘宗背祖,不欲做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看不到中國的發展,只知道把中國的一切抹黑,把外國的一切捧上天。作為一位資深教育工作者,新界校長會會長朱景玄校長希望為人師表者「毋忘初心」,作育英才,為國家培育良好公民,才是老師們應盡之責。
1997 年 7 月 1 日,香港回歸中國,但是,由 1997 年至 2020 年,香港教育局並沒有把「百年中國苦難史」重編入中史課中,令新生代未識亡國恨之痛;又增加通識教育,令別有用心者得以利用通識課不停抹黑中國,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錯誤。因為中史課內缺少「百年中國苦難史」,令香港百年以來,一代又一代的香港人完全不知過去事,香港教育界一代又一代的老師完全不知國仇家恨歷史,加上沒有設立教材審查制度,只由老師自設。通識課出現後,一些別有用心者集中抹黑中國,令香港人對中國完全沒有歸屬感。
忽視當中的重要性
因為老師們也被殖民教育蒙騙了,所以朱景玄校長認為錯不在他們。「這些老師最初一定不會想從政,我相信他們的初心一定不是如此,年青的老師也是受害人,畢竟在回歸前,他們已沒有機會接觸近代中國歷史,收到的訊息,又全是中國有什麼不好等等⋯⋯思想上對中國已有了偏見。」
除了「偏見」,當中可能還存在一種心理上的「傲慢」。朱景玄校長憶回 1997 年,香港回歸中國後,他隨香港教育代表團回中國交流之情況。朱校長印象深刻,難忘在剛回歸那段時間,先別說官員,就是他一個小小校長(朱校長這般形容),到中國任何一個省作教育交流,連省書記也會和他們見面,得到的是很好的禮遇,中國的教育界同業,會細心聆聽來自香港的教育界同業的意見。
朱校長相信,當時香港的教育界代表,的確想向內地教育界展示如何做好「視野的教育」。「無疑,那時香港無論在經濟、文化及國際視野方面,地位都較內地優勝,香港與中國相比是有優越感,當時掌握教育的官員很『飄』,想向中國教育界做一個示範,可惜行得太快,在教材方面仍只着重英文,不要背一些中國的『範文』(模範文章),也未有做好『固本培源』。其實,回歸之後,香港教育課程應該有國民教育,要教普通話,要讓港英政府不想見光的中史重現於書本內,可惜沒有人注意到當中的重要性,香港才會出現今天的亂局。」
朱景玄校長痛心於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一直被「洗腦」。「他們還以為自己是為公義,為信念站出來。在這重要時刻,真的要撥亂反正了!」
【不要清算現職教師】
朱景玄校長支持設立「香港國安法」。「立『香港國安法』是必需的,也應該要放在書本中教育學生,但是對於被蒙敝的教師,不用清算。如今香港現職教師有六萬多人,清算會弄致人心惶惶。」
朱景玄校長認為香港教育界要進入「冷靜期」。「國安法的確立,起碼可以令所有香港教育工作者明白,不能再做違法的事了。一,不要帶孩子去衝擊了,要停!要停衝擊,要停假新聞,假消息散布,香港社會要進入冷靜期。」
同步第二條腿走路,就是要把真實的「中國百年近代史」放回中史書中,將通識課淡化,考評局的導向非常重要,要導正,不止是教育界,香港也要杜絶假訊息,斷絕別有用心的外勢力搞亂本港社會秩序,把香港教育納回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