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5日
撰文:徐捷 圖片提供:大埔區龍舟競賽委員會

80 年從未間斷,2020 年因大埔區議 會財委會反對撥款,加上考慮到新 冠狀病毒疫情影響關係,「大埔區 龍舟管理委員會」無奈宣布,今年 2020 年之大埔區龍舟競賽被迫取消。 令一百支龍舟隊伍失去參賽機會, 令巿民失去觀賞中國傳統文化之 節目,「大埔區龍舟管理委 員會」成員之一,大埔體 育會林祿榮行政總監除 感「史無前例」,更感 到失望及極度遺憾。

舉辦「大埔區龍舟競賽」,除有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之願,也是 香港巿民觀賞中國傳統文化節目,更是香港龍舟健兒們大顯身手的好 機會。
「大埔區龍舟競賽委員會」由七個機構組成。它們包括大埔鄉事委員 會、西貢北約鄉事委員會、大埔七約鄉公所、大埔商會、新界大埔區 漁民合作社有限責任聯合總社、大埔社團聯誼會及大埔體育會。
「大埔區龍舟競賽」多年來一直由「大埔體育會」擔任秘書處工作, 為什麼有此安排?大埔體育會行政總監林祿榮詳細述之:「大埔體育 會是由港英政府倡議成立的。香港每個區都有一個代表該區的體育 會,大埔體育會由民政事務專員做會長。1980 年註冊為非牟利 有限公司,為大埔居民提供有益身心之體育活動及設施。在 大埔體育會成立之前,當時龍舟賽是由大埔理民府負責統籌 及協辦,直至大埔體育會成立,港英政府才把秘書處工作交給大埔體育會。」
【比賽牽一髮動全身】
龍舟賽雖然一年才舉辦一次,但涉及之財力、人力及物力非常龐大,因為比賽是全港性大型賽事,需要很多政府部門配 合協調,期間一定要有豐富經驗的工作隊才可以做到, 政府部門便包括警方、水警、海事處、運輸署、消防處、 漁護署、食環署,都會協助賽事的進行。另外,還有民 安隊、聖約翰救傷隊、社區服務團、交通安全隊、童軍、 拯溺會⋯⋯真是牽一髮動全身,龍舟賽每年需要 160 萬 開支,所以,就是有大埔區議會撥款 100 萬,經費仍然 不足,『大埔區龍舟競賽委員會』依然要向各界籌款,由 於歷屆大埔區龍舟比賽舉辦得有聲有色,港英政府更確 定『大埔區龍舟競賽委員會』有能力舉辦大埔龍舟競賽。」
大埔區議會財委會指有議員質疑「大埔區龍舟競賽委員 會」壟斷了撥款申請,如果有其他團體想舉辦龍舟競賽, 區議會歡迎這些團體遞交申請文件。聞此言,林祿榮只 覺啼笑皆非,更覺可笑非常。「如果有其他團體有此能 力,又受到社會各界支持,我很歡迎他們嘗試一下。講 出這等說話者,我覺得他們⋯⋯我不想用『無知』兩字 形容,但⋯⋯」
問題出在什麽地方?林祿榮一矢中的‥「出此言者對籌辦龍舟賽的艱巨過程完全不了解,完全不知道辦這個賽 事所涉及的人力物力如何之大,聯絡功夫如何費時,還 要得到各界人士在各方面的支持,最大問題還是籌款, 事非經過不知難,別把賽事的籌備功夫看得太簡單。」
對於「大埔區龍舟競賽委員會」壟斷撥款申請之說,林 祿榮瀟灑回一句:「我們歡迎有能力的團體接手,這麼 多年來,區議會的撥款,所有開支都是公開的,完全透 明,如果有團體接手辦賽事,對我會同事而言,其實是 好消息,因為我們的行政團隊不用再在每年龍舟賽後, 接受區議會在任何開支上的仔細質詢。每項開支,那怕 只是一分一毫,也要清楚交代,非得花上半年時間才能 完成報告,才能取回先支付的款項,行政上非常虛耗精 力。」
【其他申請也不撥款】
唯一的壞消息,林祿榮認為,「就是因為大埔區議會今 年不撥款,令到香港及大埔居民沒有了這個龍舟比賽活 動。這個活動不是我們不想搞,是我們無得搞,令喜歡龍舟比賽的愛好者,沒有了參加賽事的機會。」
對於付出大量心血,換來莫名之指摘,林祿榮深有體 會:「今次區議會選舉的結果,是摑了選舉制度一巴, 令一些認真工作者無情地、無緣無故地被針對。其實, 除了龍舟賽不獲撥款,大埔體育會其他資助申請,如大 埔區網球精英訓練、大埔區羽毛球精英訓練等等,以往 一直由區議會批款予大埔體育會,讓我會負責培訓大埔 各類體育精英,但今年完全不獲撥款,沒有區議會資助, 對體育運動的發展是一大打擊。」


香港市民積極參與賽龍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