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5日
撰文:Ping Wo Chu



1980 年 4 月大埔小販聯誼會向政 府反映,希望能加快建造新街市 步伐,原因是只有 50 檔的舊街 市已是 30 年前建做的舊式街市, 不合時宜。
1979 年政府建造廣福道行人天 橋,車坪小販 27 檔商户受到影 響,需要遷徙到廣福橋頭對開之 空地,天橋建成後,用途不切實 際,而 27 檔小販由於地點偏僻, 十檔九停業。大埔商會希望政府 發展建設之餘,應顧及小販安置 問題。
1980 年 6 月政府宣布在原定大埔寶鄉街鄉事委員會址旁 的空地,興建巴士總站的地方 。闢作臨時街市以取代大 埔舊街市,提供更多攤檔以容納街邊小販,原因估計永 久性的中央街市未能於數年內完成 。以安置為興建護河 牆及其他工程,需於 1982 年初清拆的普益街全部小販市 場攤檔。
1982 年位於寶鄉街的臨時街市開始動工,並於 1983 年 5 月完成正式啟用。 臨時街市佔地 5,000 平方米,耗資 580 萬,內有大型枱位 200 個,可供售賣鲜魚、鮮肉、雞鴨、 燒味等,另外還有乾貨及濕貨小型枱位 174 個,再加熟食 檔位60個。
1985 年 12 月市政署將陸鄉里的小販攤檔重新安排,增加 檔位闊度,提供更多空間讓顧客走動,並延長營業時間 由早上7時至下午6時。
1987 年 2 月,政府有計劃將谷亭街市及附近攤檔清拆, 闢作花園,七約鄉公所希望當局設計時預留空地,作農 產品擺賣場用途。
【綜合大樓佔地萬二米】
1990 年 7 月大埔寶湖道街市落成啟用。將大埔街市、谷 亭市場的租户、陸鄉里認可小販,及車坪小販市場固定 攤檔租户遷往該處。大埔寶湖道街市佔地 5,000 平方米, 共有 260 個檔位,其中約 170 個由上述小販承租。
2004 年 9 月,位處鄉事會街的大埔綜合大樓啟用,內設 街市及熟食中心、公共圖書館及康樂設施,亦有康樂及 文化事務署及土地註冊處等。大樓內合共佔地約 12,000 平方米,地下及二樓為街市,設有 260 個檔位;三樓為熟 食中心,設有約 20 多個檔位。
大埔墟街市及熟食中心已經成為大埔地標之一,其熟食 中心自今年 2 月 3 日開始裝修,預計 7 月下旬完工,到時 更是鄉民及遊人必到的地方。
撰文:Ping Wo C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