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5日
撰文:徐蓉蓉 攝影: Rachel


未搬來大埔之前,肥媽(Maria Cordero)住在新界另一個地區, 但是每回打開屋門見到的,就是一 條大馬路,車聲隆隆不絶,馬路對 面又有記者不時等候着(多年前娛 樂圈流行狗仔隊),半刻也未得安 寧,最後她決定搬來一個只有三間 屋的大埔山區,晚上總見到星光閃 閃,貓頭鷹站在樹枝丫上,螢火蟲 圍繞家居飛舞,家門一開,很多時 還會看到一籮瓜菜放在門外,原來 是鄰居的菜田有收成,拿來和她 分享,在大埔住了十多 年,肥媽除 愛此地風水 好,最愛還 有大埔濃濃 的人情味。
睦鄰?在香港這個居住環境,人人為工作早出晚歸,為 防盜加鎖閉門,怎會有睦鄰之念。但是,在大埔居住的 肥媽,卻極為讚賞她的好鄰居。
這一天,我就和肥媽及她口中的好鄰居同枱吃飯。「自 從搬入大埔,我從未擔心過家居問題,有什麼塞渠、漏 水、停電等問題,打一個電話,村長就會來幫。我在這 裏深深感受到遠親不如近鄰的可貴,村中人人互助,我 在大埔住得安心又放心。」
肥媽工作繁忙,但她絶不會忽略親人的起居飲食,由買 菜至下廚,她都會一手包辦。「我喜歡親自到街巿挑選 食材,大埔街巿哪一攤菜新鮮,哪一攤肉鮮美,我一慨 瞭如指掌,最開心是他們知道我的愛好,有什麼好的, 都先為我留着。」
【盤菜宴重遇恩人】
對大埔產生濃濃的歸屬感,還因為遇回一位肥媽視為恩 人者。「大家都知道,我小時候很窮,婚後孩子多,那時 住的地方有一間雜貨店,店主心地非常好,他肯讓街坊 賒帳,在賒數簿上打 X,出薪水了才把數付清,我每個 月甫出糧,糧袋就交到老闆手上。幸好有他,我們才不 怕斷油斷米,在那艱苦的年代,這是一件令我很感恩的 事。搬家後,和店主再沒聯絡,我的內心仍會記掛他。」
近年,肥媽還會出席大埔區很多節慶活動,如「盤菜宴」 等,只要有閒,她一定會來和為鄉親們唱歌共聚,大家 玩得很開心。「一次,就在盤菜宴中,我看到一張熟悉 的面孔,嘩!就是我一直記掛的雜貨店老闆。我馬上走 上前和他相認,之後更召集當年同樣賒過數的一班舊街
坊和他相見,記得首次聚會時,我們先請恩人上座,大 家再輪流多謝他,又送他利市,恩人好開心。之後幾年, 大家都會相約見面,直到有一天,知道他入了老人院 ⋯⋯但我永遠都會感謝他,得人恩果千年記,永遠記得 他在我生活最艱難時幫助過我。」
【晚年的生活藍圖】
肥媽人很真,重情重義。正能量思維,處處為人着想的 品格,令她朋情遍天下,全是知心友。「現在,除了忙 工作,我最大的樂趣,就是為家人下廚,還有種菜墾地。」 肥媽喜歡耕種,她向鄰居租了一片農地,不用工作的日 子,她就會在田中種秋葵,植瓜果。有一次,家居附近 小溪出現幾條小鱔兒,肥媽把牠們抓着後,開心到不得 了,一心想着先洗過澡,之後就好好地把鱔兒烹調。「洗 澡後,找來找去也找不到那些鱔,問工人姐姐,她們咧 着嘴笑「『Mum,我們把鱔全吃掉了⋯⋯』」估不到, 連工人姐姐也有口福。
肥媽努力耕耘多年,今天已到人生收成期,問她有沒有 想過,年事再長時會在何處定居?「除了大埔,我也在 中山買了樓,最愛那裏空氣好,而且居所下面有會所, 附近有醫院、有酒店⋯⋯」,為了療疾治病,家居附近 有醫院當然方便,那酒店用來作甚?「中山那層樓,是 我計劃和老公過二人世界的居所,兒孫來探兩老,住酒 店好了,吃飯可以去會所,大家舒服,這就是我為晚年 安排的生活藍圖。」年輕時努力打拼,未雨綢繆,未來 的日子,她最想與老公享受二人世界,只此已心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