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7日
撰文:陳樂兒 攝影:Natalie Lee 圖片提供:何彥輝校長


「沒有愛心根本當不成教師。」就因為這份心,何彥輝 校長懷抱着對孩子的愛,於 20 年前踏入教育界。今日已 成一校之長,何彥輝卻從沒有忘記過當年教導過他的老 師,更難忘小時候的自己多麼頑皮。「我是一個不專心 學習的學生,上課時最喜歡找同學聊天,所以,給老師 責罰已是家常便飯。」
何彥輝校長並不是從小就孕育出當教育工作者的意願。 「在我讀中學的時候,遇上了一位老師,他是我讀高中 時的班主任,這位老師對學生非常關心,他會站在學生 的立場,幫助我們解決問題。」
【佻皮愛玩面皮薄】
小學階段時,老師可以用「罰」的方法制止學生,但是 教育中學生,罰只會帶來反效果,更會增加小朋友的反 叛心態。何彥輝校長在中學時遇上好老師,他不罰學生, 只愛與學生聊天,又或約一班學生到其家中玩橋牌。「我 讀中四時仍很頑皮,是這位班主任令我有了很大的轉 變。我雖然佻皮愛玩,但面皮挺薄,他便在上課時要我 答問題,最初我羞得雙耳通紅,紅得如滴血般顏色,但 他一直給我發表個人想法的機會。」
首次聽到班主任談道理,什麼「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 必先勞其筋骨,餓其體膚⋯⋯」,何彥輝校長至今仍然 印象深刻。「第一次聽到時,我覺得這些言論好勁!對 我很有啟發。之後班主任又讓我作班務匯報,由那時開 始,我變了,變得沒有那麼害羞,也敢與同學傾談正經 事,在群體活動中開始發揮個人所長。」
至讀中六、七,何彥輝校長一直擔任班中的社長,又或 副社長。組織文體活動時,組員又推選他當組長。「我 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有沒有領導才華,但我樂意為同學服 務。近年我一直回想,為什麼老師會找我做班務,我不 知自己有表達能力或感染力,但是我會很真誠地願意聆 聽別人講話,聽完同學的意見,又真的會盡量記在心。」
【激發學生主動性】
回想當初,何彥輝校長深深感受到自己的中學老師,在 教育學生方面,一切從心出發。這份影響力,不止在中 學時,甚至在何校長完成學業,選擇工作時,也成為他 考慮以教育為終身職業的主因。
「為什麼當老師?就因為讀書時受到老師影響,覺得做教育工作有意義,很適合自己,而且,從現實計,教師 工作時間穩定,收入也穩定,是有前途的事業。」
能持續在教育界工作廿多年,何彥輝校長坦言,只因他 很喜歡和小朋友相處,看到小朋友開心他便開心。「看 到孩子在自己身上學到知識,我做的事,我的行為可以 影響到下一代,便覺得任重道遠。」
何彥輝校長至今仍具童心。「孩子來敲銘恩小學的 門,我不看中、英、數成績,只會和小孩子玩『Hot Wheels』,通過砌路軌,通過玩小汽車,又或與孩子們 一同吃飯,便可以看到孩子的特質。孩子們人人個性不 同,要因材施教,就讀學生家長喜歡『銘小』的學習模 式,就因為我們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興趣為 主,通過活動教學,可以更深化學生的學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