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7日
撰文:紀子
【首間棄用公校搖身改裝 大埔藝術中心 $6/ 呎租】

香港表演場地不足,藝術工作者 更苦無工作處所。不過,藝壇去 年卻有好消息,位於大埔巿中心 地區的「大埔藝術中心」正式啟 用,當時中心共提供 21 間面積由 約 900 平方呎至 5,800 平方呎的獨 立藝術工作室,租予從事表演藝 術的藝術家或藝術團體使用。第 一期(首三年)的藝術工作室租 金為每平方呎港幣 6 元,於 2019 年 4 月接受申請,反應熱烈。
可惜,去年反修例運動持續,大 埔藝術中心所處的太和路正處於 衝突中心地帶, 加上新一年又迎 來新冠肺炎,中心取消所有文藝 活動,關閉了大半年。直至疫情 稍緩,中心於 6 月 19 日恢復接待 有現場觀眾的演出或活動,在同 一時段內,場地使用者人數一般 不可超過有關設施原定可容納人 數的八成。所有人士進場前須接 受體溫檢測和使用酒精搓手液, 並應佩戴自備的口罩。即使近日疫情有變,中心暫時仍維持開放。
大埔區議會早年提出,把區內停 用的前大埔官立中學改裝成以表 演藝術為主的「大埔藝術中心」, 成為全港 18 區首間棄用公校搖身 成為社區藝術中心,與區內文娛 中心相連,現時由藝術發展局管 理,中心樓高六層,總建築面積 約 83,560 平方呎。
大埔藝術中心是本港眾多藝術空 間之中,規模最大的一個,亦是 唯一一個有短期租用設施,以表 演藝術為主,跟香港仔及觀塘等 幾個藝術空間有所不同。同時設 有藝術工作室、藝術資訊中心及 各類型短期租用設施包括黑盒、 白盒、舞蹈室及音樂室。只是 當發現實用面積是建築面積的 65%,又令需要空間的表演藝術 團體的熱情大減,加上位處大埔, 離太和站也要 15 分鐘腳程,要吸 引觀眾入內觀賞演出並非易事。
針的確不能兩頭利,但這也是一 個很了不起的試點,希望日後能 做到區區都有一所這樣的藝術中 心,就是香港之福。
藝術中心的商舖現正接受租賃申 請,只要申請機構或團體符合要 求,即可以低於巿值租金租用中 心商舖經營,對於推動本區,甚 至本港藝術發展,均有莫大裨 益。有興趣者,必須將完整計劃 書連同所需文件於 2020 年 7 月 27 日(星期一)下午 6 時正或以前 投進設於藝發局辦事處的收集箱 內。逾時或以任何其他方式遞交 的計劃書將不獲處理。查詢詳情, 請致電 2820 1006 與羅小姐或 2820 1071 與李小姐聯絡。
【BBC 八首禁歌為何被禁?(上)】
古今中外,如果歌曲題材有機會對當時社會風氣帶來不良影響,比如牽涉性愛、暴力或毒品,就有機會被禁。 而且愈具公信力的電視台或電台,審查一般更嚴謹。以英國廣播公司(BBC)為例,就曾經公開細數著名金 曲當年被禁播的來龍去脈,其中有幾首廣為香港人熟識,關乎到當時的文化和價值觀,可算是以另一個角度 去解讀「禁播」歷史。
《My Generation》 The Who
此曲曾被禁播,原因不是 The Who 標誌着 60 年代的反叛思 潮,而且歌詞亦無任何字眼觸 犯禁忌。最大問題是主音 Roger Daltrey 在演繹此曲時故意口 窒。當時,BBC 擔心這唱法會 令患有口吃毛病的聽眾覺得是 挑釁、被嘲笑,所以決定禁播。 直到《My Generation》甫一面 世就極受歡迎,且在其他頻道 不斷重播,單曲銷量接近 30 萬 張,BBC 才決定解禁此曲。
《Summer Smash》 Denim
由 Lawrence Hayward 領軍的英國獨 立搖滾樂隊 Denim 當年可謂禍不單 行。Denim 的第 3 張錄音室專輯,因 為商業元素不足而被唱片公司 EMI 擱 置。而風格輕快活潑的單曲《Summer Smash》,原本會在 1997 年 9 月發售, 可惜在 8 月 31 日竟發生戴安娜王妃在 巴黎因車禍逝世。關於車禍的各種傳 聞被媒體大肆報道,風頭火勢之下, 由於《Summer Smash》歌名語帶相關, 為免觸動英國民眾情緒,不但 BBC 禁 播,EMI 亦取消發行這首單曲。
《Monster Mash》 Bobby ‘Boris’ Pickett
Bobby Pickett 於 1962 年 創 作 的《Monster Mash》, 惡 搞了在30年代扮演科學怪 人的著名恐怖片演員 Boris Karloff,Bobby Pickett 甚至還 自稱 Boris。雖然歌詞相當趣 怪, 例 如「The zombies were having fun, the party had just begun」,但 BBC 以此歌太病 態(Too morbid)為由將之抽 起。不過,此曲在美國卻成了 當年 Billboard 榜首作品。
《僕人─修道院的領導啟示錄》
(The Servant : A Simple Story About the TrueEssence of Leadership) 作者:James C. Hunter 翻譯:張沛文
【非以役人 乃役於人】

這是一本關於領導管理的書。本書男主角約翰, 多年來常做一個噩夢,當他在夢裏陷入危境時, 總有個老人會出現,大聲喝叱他:「去找西面! 去接受他的教誨!」直到約翰在事業和生活上 都遇到了危機,他決定找個地方去「靜思」一 下。他去了一家修道院,而他的靈修導師,正 是「西面」修士。
「西面」修士曾是叱吒華爾街的風雲大亨!在 修道院的一周中,西面修士每天會開導與會者 一個關於「領導管理」的觀念。七天傳授了七 種觀念。最令筆者深刻的,是「西面」認為, 最偉大的領導其實便是侍奉、犧牲和給予,領 導的基礎不在權力,而在授權;領導是以人際 關係、關懷、服務與奉獻為出發點的。如果能 像僕人一樣全心伺候「被領導者」(在職場是 員工,在家庭是配偶和子女),關心他們所需 要的,解決他們的困難,竭力達成他們的要求, 這種「服務式的領導」——「非以役人,乃役 於人」,其實最有效率。
書裏闡述的道理,竟跟中國的古老世俗智慧相 通。類如西面修士非常注重人際關係和諧,他 認為與身邊的人保持良好關係,做事能事半功 倍。另外對「寬恕」,西面的說法也很好:「寬 恕不是假裝沒有人對不起你,也不是對問題視 若無睹。」寬恕是像孔夫子說的「以直報怨」, 該恨就恨,該罰就罰,但事情完了,就要讓它 過去,不要把怨恨存在心裏。
這是一本講企業管理的書,但我愈看愈覺得它 所說的觸及了普遍的人性。這套「僕人」法則, 可以用來帶領下屬,用來跟家人朋友溝通,用 來與陌生人相處,用來談戀愛,用來改善婚姻 關係,還可以用來改造自己,簡直無孔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