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POST 大報
  • Home
  • Community Affairs 社區要聞
    • News
    • Society 社會
    • People 人物
    • History 歷史
    • Special 號外
    • Information 資訊
    • Security 安全
    • Video 影片
  • Culture and Art 文化藝術
    • Story 故事
    • Education 教育
    • Artworld 藝術
    • Culture 文化
  • Life Information 生活資訊
    • Lifestyle 品味
    • Health 健康
    • Hiking 遠足
    • Slim 瘦身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Home
  • Community Affairs 社區要聞
    • News
    • Society 社會
    • People 人物
    • History 歷史
    • Special 號外
    • Information 資訊
    • Security 安全
    • Video 影片
  • Culture and Art 文化藝術
    • Story 故事
    • Education 教育
    • Artworld 藝術
    • Culture 文化
  • Life Information 生活資訊
    • Lifestyle 品味
    • Health 健康
    • Hiking 遠足
    • Slim 瘦身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T POST 大報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Home Society 社會

廣福行車橋電話騙案

T Post by T Post
2020 年 7 月 24 日
in Society 社會
0
廣福行車橋電話騙案
0
SHARES
0
VIEWS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2020年7月24日

撰文:徐捷

攝影:李彤昕

大埔交通擠塞問題嚴重,由 2000 年開始,區議會 已和政府討論多年,並擬把北盛街現有之「廣福 行人橋」旁增設一條「廣福行車橋」,再向北延 展,跨越林村河,連結寶雅路。此方案經多屆區 議會研究,期間均得到百分百區議員支持,更已 開始進行新橋設計及申請撥款階段。惟近半年, 有現屆區議員對此利民之議提出反對,並稱連位 於寶雅路的「林村公立黃福鑾紀念學校」陳喜泉 校長也強烈反對。對於有區議員借己造謠,陳喜 泉校長非常憤怒,除表態自己支持廣福橋復修方 案,更感遭人誤導,陷入「電話騙案」。一眾完 全了解整項工程進展之大埔區居民,在知道此事 後,除表態全力支持原方案,更希望政府為承諾 過的民生建設盡快撥款開工,不希望大埔居民成 為政治犧牲品。

林村公立黃福鑾紀念學校」陳喜泉校長把「電話騙案」 實況詳述一遍。「有一天,我收到大埔區一位陳姓現任 區議員電話,她把路政署擬在『廣福行人橋』側增設一 條新橋的建築圖傳給我看,之後對我說:『這條橋會在 學校外邊起六年,你們是最受影響的。』我一聽,答她: 『起六年?起咁耐咩?我不知詳細內容,不過,最好不 要影響學生上課喇!」陳喜泉校長坦然,當時他是從學 生上課會不會受影響的角度上思考。「但是,情況是否 真的如她所言?所有資料我完全不知道。她還說 2020 年 7 月 12 日,她會遞信上區議會,反對在此址起橋,更提 議我以學校名義寫信反對,我馬上回應:『唔得喎!這 一點我做不到,我要和校監商量,完全了解才能決定。』 之後我向校監了解,原來為興建廣福行車橋,本校校監 在區議會已爭取了十多年,為疏導大埔交通,本校完全 支持建橋方案,至此我才知被誤導了。」

陳喜泉校長對於被誤導非常憤怒。「我真係好嬲!原來, 橋要起多久根本未確定,如今做建築工程,也有很多方法可以解決噪音問題。為此,我現在正式表明,我是支 持建橋的,整件事,我完全有陷入『電話騙案』的感覺。」

seg_soft

【大埔現狀 居民最了解】

有現屆區議員除反對在「廣福行人橋」旁增設「廣福行 車橋」外,更提出在太和站錦山路周遭興建行車橋之新 建議,為此本報記者與受影響的錦山村原居民代表丘志 良;大埔鄉事委員會主席及現屆區議員林奕權、大埔鄉 事委員會首副主席及前資深區議員陳笑權;聯益鄉地區 事務委員會主席鄧銘泰及聯益鄉鄉委會主席李玉明共同 研討,了解究竟在何處建橋,方是對民最有利之意見, 因為他們全是大埔居民,對大埔現狀最了解,他們的意見是真正的民意。

錦山原居民代表丘志良甫開口已一針見血:「其實在哪 一條線建橋,對錦山村居民而言都是方便了,是好事。 我是大埔人,當然為大埔,也為錦山村村民作全面考慮,原先提出的方案(北盛街向北延展)位置最理想,效益 最佳,對市民更有利。」

陳笑權首副主席非常認真解釋:「由 2000 年第一屆區議 會,大埔鄉事委員會、大埔商會等等,至前屆區議會, 各單位經過多年研究,均認為在『廣福行人橋』旁增設 『廣福行車橋』,再向北伸延,是解決大埔塞車問題的 最佳方案,因為已計過潮漲潮退水位,大家也知道寶鄉 邨建成,人口增加,一定會導致大埔塞車情況嚴重,在 此選址最恰當,如今已開始進行新橋設計及申請撥款階 段,也不知今屆區議會因為什麼原因?當年,大家都為 民生問題考慮設想,先建成寶鄉邨,之後便建橋,如今 有人竟要求重新咨詢,這麽一來,建橋方案便被耽誤, 塞車情況更加惡化,我覺得有人根本不為民生着想。」

【憑空想像 為反對而反對】

鄧銘泰主席和李玉明主席都支持原先方案,鄧銘泰主席說:「我認為原先的選址最理想,於 民最有利,愈快建設愈好。我不明白, 也不揣測為何今屆區議會有此提議。 這是顧問公司研究出來的數據,過往 任何一屆區議會,百分百議員支持此 方案,只希望現屆區議會的成員不要 浪費公帑,應該要尊重上屆或以後通 過的議案,不能在不專業、沒有文件 理據和檔案支持,只憑空想像,為反 對而反對,這樣做,損失的只是居 民。」

鄧銘泰主席希望香港政府應嚴肅把 關。「沒有理據反對是廢話,那提出反對的區議員沒有半點專業資格,請 別誣衊別人的專業。要解决噪音問題 有很多方法,難道為了此便不起公屋, 不建私人樓?不可能吧!之前大埔多屆區議會都沒有一位區議員提出反 對,這才是真正的民意。只是為政治 發聲,我反而覺得誤導陳喜泉校長這 一點影響才最重要,用違法方法影響 陳校長,用不知所謂的理由反對利民 措施,這些人有什麼資格作區議員。」

林奕權主席希望政府聽取真正的民 意,盡快拍板在原定選址建新橋。「唯 一最了解民情的一定是大埔區居民, 我們會全力支持政府,為承諾過的民 生建設盡快撥款開工,不希望大埔居 民成為政治的犧牲品。」

分享此文:

  • Twitter
  • Facebook

請按讚:

喜歡 正在載入...

相關

T Post

T Post

Related Posts

【大埔林村的動物醫學教學農場】
Society 社會

【大埔林村的動物醫學教學農場】

2022 年 11 月 25 日
【大埔鄉事委員會免費接種流感疫苗外展計劃2022/2023】
Society 社會

【大埔鄉事委員會免費接種流感疫苗外展計劃2022/2023】

2022 年 11 月 10 日
【大埔競速無人機同樂日】
Sport 體育

【大埔競速無人機同樂日】

2022 年 11 月 6 日
Next Post

山寮村 違例泊車 嚴重

【T-POST 第八期專欄】

T - POST 第9期專欄

楊偉誠練拳練武學武德

楊偉誠練拳練武學武德

發表迴響 取消回覆

Categories

  • Artworld 藝術
  • Collection 收藏
  • Columnist 專欄
  • Culture 文化
  • Education 教育
  • Health 健康
  • History 歷史
  • Information 資訊
  • Lifestyle 品味
  • News
  • People 人物
  • President's Speech 社長的話
  • Security 安全
  • Society 社會
  • Special 號外
  • Sport 體育
  • Story 故事
  • Video 影片

Category

  • Artworld 藝術
  • Collection 收藏
  • Columnist 專欄
  • Culture 文化
  • Education 教育
  • Health 健康
  • History 歷史
  • Information 資訊
  • Lifestyle 品味
  • News
  • People 人物
  • President's Speech 社長的話
  • Security 安全
  • Society 社會
  • Special 號外
  • Sport 體育
  • Story 故事
  • Video 影片
  • Home
  • Community Affairs 社區要聞
  • Culture and Art 文化藝術
  • Life Information 生活資訊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Home
  • Community Affairs 社區要聞
    • News
    • Society 社會
    • People 人物
    • History 歷史
    • Special 號外
    • Information 資訊
    • Security 安全
    • Video 影片
  • Culture and Art 文化藝術
    • Story 故事
    • Education 教育
    • Artworld 藝術
    • Culture 文化
  • Life Information 生活資訊
    • Lifestyle 品味
    • Health 健康
    • Hiking 遠足
    • Slim 瘦身

© 2023 JNews - Premium WordPress news & magazine theme by Jegtheme.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