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31日
撰文 : 徐捷 攝影 : 李彤昕
違例泊車問題,在大埔區愈趨嚴 重,近日,大埔鄉事委員會接到 很多求助個案,其中山寮村的違 例泊車嚴重情况,已達阻礙行車 程度。違泊於山寮路兩側車輛, 除阻礙村民駕車回家,又阻礙救 護車及大型消防車入村救八,更 甚者,就連山寮專線小巴也因塞 路問題,導致小巴司機不想駕駛 山寮專線。山寮村原居民代表梁 北強曾向警方求助,可惜無補於 事,最後只能向「大埔鄉事委員 會」求助,希望得到幫助,改善 有關難題。
山寮路兩旁泊滿車子-min.jpg?resize=1024%2C472&ssl=1)
接到山寮村原居民代表梁北強求助消息,本報記者近日 先到山寮村了解塞車情況。觀察了數天,記者發現,無 論日與夜,上山寮村頂的窄窄道路,兩旁均泊滿車輛, 當中有稍泊一陣便離開的,也有泊大半天也不動一下 的,更甚者,愈近山寮村頂,愈見很多廢置汽車停泊, 換言之,這類車子根本不會離開。大埔鄉事委員會林奕 權主席、汀角路民生關注組劉志成主席為此親到山寮 村、與山寮原居民代表梁北強及汀角原居民代表李潤喜 及汀角村居民代表羅天送開了一次諮詢會,就有關事宜 商議解决方法。
〖救護消防車輛寸步難行〗
甫提違例泊車一事,梁北強已大吐苦水:「我住在山寮 村最高位置,每天駕車回家,都會給泊在兩旁的汽車阻 塞,有一天,車子給塞在一個位置動不了,我只好向警 方求助,警方卻對我說:『既然泊的車動不到,我們便 找拖車來把你的車拖走!』氣得我……,沒有辦法,我 又行不到上山,只好到兒子家暫住,快到家門也歸不 得,真箇莫奈何。」
山寮村頂位於八仙嶺正峰下,每日皆有爬山客到此登正 峰。梁北強與李潤喜對於正峰的陡峭度非常了解。李潤 喜告訴本報記者:「很多爬山者都看輕了正峰登山的難度,很多人爬到一半已體力不支,不上不下,便要報警 求助,但是,試過太多次,救護車與消防車被泊在上山 兩側的車子塞着,完全上不到山寮村頂。」違泊影響到 救人,茲事體大也。
山寮路有一條專線小巴線,由汀角路山寮路口一直往上 駛,至中段有一個凹位,是山寮專線小巴總站,小巴可 在此轉彎駛下山。梁北强記得,有一次,有一架救護車 要上山,但有一輛 20C 小巴也要下山,當時很多車泊在 山寮路兩側,專線小巴司機為讓救護車上山救人,便把 車先泊入凹位內,救護車過後,小巴司機才開車下山, 誰知扭軚時為避車子、小巴稍稍溜後,一溜竟撞入村民 家的圍牆門,最後,小巴要賠幾千元給村民作賠償。梁 北強説:「你們問問 20C 的小巴司機,這條山寮的專線 小巴,沒有一個司機不埋怨,沒有人樂意做這條專線, 前後左右,不是避車便是避人,也真難為了司機,幸好, 小巴公司為了老人家和孩子仍肯保持山寮專線,他們很 有良心,惟是長此下去,問題始終要解決。」近大半年, 山寮路兩邊泊滿車,連行人路也泊滿,警察又不能分分 秒秒來趕車抄牌,令村民非常煩惱。
〖興建停車場不獲批〗
本來,山寮村村民已同意,大家並「夾」了一塊地興建停車場。這塊地在山寮路小巴總站位附近,可以泊數十輛 車子。村民曾向政府規劃處提出建議,但不獲批准。理由 是擬建停車場之外是集水區,又有綠化林,一涉及綠化 林,問題便複雜了,搬一塊石也要環評 ( 環保評估 )。
梁北強與李潤喜對政府反對之決定大感不解。「建停車場合法泊車也不支持,政府似在鼓勵市民違例泊車,山寮路 本身已沒有行人路,但整條村住了幾千人,居民出入,沒有理由人車共用一條路吧!太危險了。」劉志成主席對山寮路違例泊車問題是了解的。「約六年前,我們就有關問題,已在區議會提出要求,希望能在山寮村建行人路。」 沒有行人路,兩邊泊滿車,建了行人路,車子又沒有位泊, 矛盾實在大。林奕權主席實地觀察環境後,認為政府一定 要正視及盡快解决此問題。「首先泊車者應要守法,尊重 村民,其實泊車集中一邊,道路仍可通車,如今兩邊泊滿 車輛,對住在山寮路一帶的村民影響嚴重;遇到有爬山客 發生意外,救護車也未能以最快時間上山救人,問題一定 愈生愈大。我希望政府首先把泊滿兩邊的違例車子問題解 決,興建停車場是個好提議,希望政府為此認真評估可行 性,這是民生大事,不可以輕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