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POST 大報
  • Home
  • Community Affairs 社區要聞
    • News
    • Society 社會
    • People 人物
    • History 歷史
    • Special 號外
    • Information 資訊
    • Security 安全
    • Video 影片
  • Culture and Art 文化藝術
    • Story 故事
    • Education 教育
    • Artworld 藝術
    • Culture 文化
  • Life Information 生活資訊
    • Lifestyle 品味
    • Health 健康
    • Hiking 遠足
    • Slim 瘦身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Home
  • Community Affairs 社區要聞
    • News
    • Society 社會
    • People 人物
    • History 歷史
    • Special 號外
    • Information 資訊
    • Security 安全
    • Video 影片
  • Culture and Art 文化藝術
    • Story 故事
    • Education 教育
    • Artworld 藝術
    • Culture 文化
  • Life Information 生活資訊
    • Lifestyle 品味
    • Health 健康
    • Hiking 遠足
    • Slim 瘦身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T POST 大報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Home Culture 文化

【T – POST 第11期文化專頁】

T Post by T Post
2020 年 8 月 14 日
in Culture 文化
0
【T-POST 第八期專欄】
0
SHARES
0
VIEWS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2020年8月14日

撰文:紀子

〔Chat with History〕

〖歷史有話說(中) 列強侵華為暴利 以史為鑑護家國〗

1894 年中日爆發甲午戰爭,西方列 強都想在中國分一杯羹,這一幅近代 中國最早的政治漫畫《時局圖》,扼 要描繪了當時的情況:「熊代表俄羅 斯、老虎狗代表英國,一隻青蛙代表 法國、另外一隻就代表德國,中國正 在處於四分五裂的階段。」
由團結香港基金支持製作的《歷史有話說》,不單介紹了香港在早於秦漢年代已納入皇土,更清楚闡述了晚清時期中國因積弱,加上英國大量向華傾銷鴉片賺取白銀,引發之後的鴉片戰爭及英法聯軍之役,先後被迫簽下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北京條約,甚至被八國侵襲瓜分。追根究柢,敵人想要的不就是略奪強搶中國的利益嗎?

在早期的中英貿易當中,因為英國人愛喝中國茶,也喜歡絲綢、陶瓷等工藝品,但中國人卻對英國商品沒有太大興趣。為了扭轉貿易逆差,英國將在印度種植的鴉片向華傾銷,令吸毒惡習席捲全國,對中國的經濟民生造成嚴重損害。

1839 年林則徐在虎門銷毀二萬多箱鴉片,令兩國衝突加劇。嶺 南大學歷史系教授劉智鵬說:「英國為了要繼續在中國賺取更多 白銀,通過武力強迫中國接受英國繼續在中國傾銷鴉片,鴉片戰 爭其實是英國要在中國取得利益的一場戰爭。」

1842 年《南京條約》之後,清政府把香港島割讓了給英國作為 在遠東貯貨修船的地方,但英國仍對九龍半島虎視眈眈。

英國一直想再擴大在華的貿易利益,迫令中國開放更多商埠, 1856 年,藉着香港註冊商船「亞羅號」被扣查風波再度向中國 開戰,第二次鴉片戰爭一觸即發。這次英國更與法國聯手,在 1858 年先後攻佔廣州和天津,迫令清政府簽訂《天津條約》。 到 1860 年,聯軍再向中國出兵攻陷北京,咸豐皇帝避走熱河, 英法軍在圓明園搶掠珍寶及縱火,最後簽定《北京條約》。這場 以香港商船為藉口發動的戰爭,結果進一步影響了香港的命運。

〔The Show Must Go On〕

【東京奧運延期 運動員Work From Home】

反覆的疫情,打亂全世界,連東京奧運也變得遙遙無期。不過, 香港的運動員們未有因此停練偷懶,本地體育攝影師程詩詠 (Brian Chin),思考在疫情下的運動員如何生活,結果與 9 位 體壇小將一起合力炮製了《我們的 WFH》(Work From Home) 香港運動員相片展,讓大家感受他們的堅毅和自律。Brian 笑言 這次相展證明了香港人的靈活及堅持:「即使留在家中沒有特別 器材,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訓練,肯做總會有方法。」

歐鎧淳在家中跳鋼管舞

相展在位於旺角波鞋街,即奶路臣街 17 號的 The Forest 一樓中 庭舉行,合作的香港運動員包括有李嘉文(賽艇)、余翠怡(輪 椅劍擊)、石偉雄(體操)、歐鎧淳(游泳)、謝影雪(羽毛球)、 陳浩源(輪椅羽毛球)、姚錦成(欖球)、陳銘泰(田徑)及何 柱霆(花式跳繩)。 相展已在 6 月 29 日開始,至 9 月中旬,早 上 10 時 30 分至晚上 10 時,不過疫情期間,請向有關部門查詢 活動最新情況。

〔The Mind of the Book〕

書名:《快思慢想》 作者:康納曼(Daniel Kahneman) 譯者:洪蘭

《快思慢想》是一部非常經典的著作, 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康納曼 (Daniel Kahneman)所寫的,這本書似心理學, 又似經濟學,又帶點科學。筆者自覺是 一個理性的人,但看畢此書,卻發現大 部份決定,其實都是自己自動化地作出 的感性決擇,這份認知非常有趣。

康納曼於 2002 年獲頒諾貝爾經濟學獎。 他的貢獻是「通過心理實驗研究證明『經 濟決策的過程是理性的』假設不能成立, 把心理學成果與經濟學研究有效結合, 進而解釋了人類在不確定條件下如何做 出判斷」。康納曼卻認為自己是心理學 家,而不是經濟學家。

這書的宗旨是,我們思考其實分為兩個 系統,系統一是感覺、直覺、情感,系 統二是理性、分析、計算,就此兩個系 統展開了很多討論。

其中一個是有關人們的注意力。曾經有 一個實驗,拍了一個短片,兩隊人在打 籃球,一隊穿白球衣,一隊穿黑球衣, 受試者在看影片時被要求去數白隊衣的 人傳了幾次球,不需要管黑球衣的人在 做什麼。影片中段,有人會穿著大猩猩 衣服出現,整整 9 秒鐘。然而,幾千個 受試者,竟有一半人事後指看不見那隻 「大猩猩」曾在畫面中出現過。

這就是錨點效應,相當著名的理論。當 一般人被問及甘地死時幾多歲,所問的 方法會影響答案。例如,「甘地死時是 不是已經 114 歲了?」,「甘地死時是 否 35 歲?」,前者所得到的歲數答案會 比後者高。

有時我們以為選擇很理性,其實不知不 覺會被直覺影響。這書總共有 38 篇章, 有很多有趣點子,有空不妨一讀,大家 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發現,與你平日所 想的有所不同。

分享此文:

  • Twitter
  • Facebook

請按讚:

喜歡 正在載入...

相關

T Post

T Post

Related Posts

【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八大.尋龍記】
Culture 文化

【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八大.尋龍記】

2022 年 11 月 7 日
【 羅家英導演汪明荃監製演出    經典戲寶及原創演繹《修羅殿》】
Culture 文化

【 羅家英導演汪明荃監製演出 經典戲寶及原創演繹《修羅殿》】

2022 年 11 月 1 日
【M+策展「草間彌生:一九四五年至今」】
Culture 文化

【M+策展「草間彌生:一九四五年至今」】

2022 年 10 月 13 日
Next Post
【斬枯樹 保人命】

【斬枯樹 保人命】

【T-POST 第八期專欄】

【T - POST 第12期 專欄】

【念情念舊劉嘉玲】

【念情念舊劉嘉玲】

發表迴響 取消回覆

Categories

  • Artworld 藝術
  • Collection 收藏
  • Columnist 專欄
  • Culture 文化
  • Education 教育
  • Health 健康
  • History 歷史
  • Information 資訊
  • Lifestyle 品味
  • News
  • People 人物
  • President's Speech 社長的話
  • Security 安全
  • Society 社會
  • Special 號外
  • Sport 體育
  • Story 故事
  • Video 影片

Category

  • Artworld 藝術
  • Collection 收藏
  • Columnist 專欄
  • Culture 文化
  • Education 教育
  • Health 健康
  • History 歷史
  • Information 資訊
  • Lifestyle 品味
  • News
  • People 人物
  • President's Speech 社長的話
  • Security 安全
  • Society 社會
  • Special 號外
  • Sport 體育
  • Story 故事
  • Video 影片
  • Home
  • Community Affairs 社區要聞
  • Culture and Art 文化藝術
  • Life Information 生活資訊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Home
  • Community Affairs 社區要聞
    • News
    • Society 社會
    • People 人物
    • History 歷史
    • Special 號外
    • Information 資訊
    • Security 安全
    • Video 影片
  • Culture and Art 文化藝術
    • Story 故事
    • Education 教育
    • Artworld 藝術
    • Culture 文化
  • Life Information 生活資訊
    • Lifestyle 品味
    • Health 健康
    • Hiking 遠足
    • Slim 瘦身

© 2023 JNews - Premium WordPress news & magazine theme by Jegtheme.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