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1日
撰文/圖片提供:盧卡斯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 飲,耕田而食。在現今社會, 井對人民來說可能作用不大, 或可能只是歷史遺留下來的 一樣東西。但在古代和華夏文 化來說,井就是人們幾千年來 離不開的生活方式。天天都離 不開井,喝要用井,灌溉要 用井,古人對井特別有情懷, 所謂離鄉別井,提起家鄉,總 會聯想起井。
古時,敬天崇祖是基本的宗教信仰,人們篤信神明,歷朝歷 代代代相傳,而井亦有專屬的神明庇佑——「井神」。井神 是中國民間傳說中的神靈之一,被譽為家神,人民供奉的井 神一般沒有塑像、廟宇,只有一個簡單的神位。雖說井神管 轄的範圍比較少,但其重要性相當於江河湖海神明。古人生 活與井息息相關,對井神的崇拜更是十分敬重。
在我們的小區裏,亦同樣有井神,位於大埔富善街與崇德街 側有一井神,隱藏於菜檔旁邊,並不是那麼起眼,行過有機 會錯過,正正這個井見證着大埔墟的歷史。 這個井名為七約 風水井,屬七約鄉公所所管理,雖則位置不起眼,但足足有 過百年歷史,與太和市開墟時是屬同期。
〖古井井水甘冽〗
大埔七約古井,顧名思義與七約鄉公所有關聯。於 120 多年前(晚清末葉),各鄉正義之士組成七約(泰亨約、林村約、 翁和約、集和約、汀角約、樟樹灘約和粉嶺約),興建文武 二帝廟及新墟(太和市),以配合大埔的發展。當時,為解 決食水問題,供商舖食用,七約決定在附近建一水井,從此 成為太和市風水井,既有實用價值,又能起風水作用。據悉, 古井井水甘冽,水源豐沛,終年不竭,立祀井神,風調雨順, 五谷豐登。
時代變遷,井水現已停止使用,而井口亦被封鎖;但它在歷 史留下來的痕迹並沒有流逝,而且井神仍年年受到七約同人 的拜祭。近年,七約鄉公所還負責為風水井和井神神座修繕 重光,繼續擔任我們的守護神,世代相傳,福蔭大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