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0日
撰文:徐捷 攝影:李彤昕





大埔近一年來違例泊車問題嚴重,尤其於周末及周 日,由早上 10 時開始,單就大埔鄉事委員會街、寶鄉 街一帶,幾乎都因泊車情況,由雙線行車變成單線; 又因一串小汽車泊在南盛街頭,導致需要駛入南盛街 巴士線的大巴士不能順利轉入。有大埔區議員指斥警 方執法力度不足,起不到阻嚇作用,才有違例泊車情 況出現。警方強調,鄉事會路過去很少違例泊車,惟 在(2019 年至 2020 年)這一年內,因為黑暴事件, 居民對守法之意識薄弱了,致令違例泊車情況變得嚴 重,近月警方再度啟動「交通專案小隊」,對違例泊 車會嚴格執法。大埔鄉事委員會林奕權主席提出「三 管齊下」之法,盡力改善違例泊車情況。
警方對於大埔違例泊車問題相當重視,據警方發言人對 本報記者表示,由 2020 年中開始,警方啟動「交通專案 小隊」,在大埔中心、汀角路、大美督、烏蛟騰等地區 採取執法行動,打擊違例泊車及其他引致交通阻塞的違 法行為,以確保交通安全及道路暢通,單是在 8 月 14 日 至 16 日,警方及有關執法人員共發出 1,699 張定額罰款 通知書予違例泊車車輛,如有司機違例泊車,造成交通 阻塞,又或對其他道路使用者構成危險,警方除會多次 票控有關車輛及檢控司機,亦可能會把違泊車輛拖走。
就本報記者所見,近日警方執法情形的確嚴厲了,由 2020 年 8 月起,每日下午,均見有警察在大埔鄉事委員 會至停車場外的雙黃線「抄牌」,近日停泊在違規位置 的車輛也較為少了。
大埔警區對於違例泊車,作出了以下的回應。
「『違例泊車』與『汽車阻塞』除了危害道路使用者的 安全,亦為前線人員帶來沉重的執法負擔。
「道路安全是警務處處長首要行動項目之一。大埔警區 會透過主動執法,分析交通趨勢,以有系統及創新的方 式,改善區內的車輛違例停泊及交通阻塞情況,包括採 取多機構合作模式的 3E 策略,從工程(Engineering)、 公眾參與(Engagement)及執法 (Enforcement)三方面, 致力實現『路上零意外,香港人人愛』的願景,令每個 人都肩負起確保道路安全的責任。
「大埔警區會對重點交通執法項目中的違例事項採取嚴 厲執法行動,以改變道路使用者引致交通意外或阻塞交 通的不負責任行為,以及採取多機構合作模式,與有關 持份者包括各政府部門、非政府組織及市民一同確保每 個道路使用者都安全。」
〖三個重要原因〗
大埔鄉事委員會林奕權主席非常關心大埔交通違泊情 況,他坦言情形的確嚴重。「根據個人觀察所得,過往 鄉事會路並沒有太多違例泊車,但去年黑暴事件之後, 違例泊車突然變嚴重了,我看問題出於三部份。第一部 份是經過黑暴事件,市民的守法意識薄弱了;第二是警 方執法力度不強;停車場不足,未有增加車位設施,是 第三個重要原因。」
林奕權主席認為市民不應把違例泊車的責任全推在警方 執法不力上。「我們要分清楚,違例泊車是犯法的,犯 法者應該知道要守法,而不應只怪罪警方檢控力度不 足,你沒有犯法,警方何用執法?在這方面,居民不應 耍無賴,貪方便,以為自己大晒!就如南盛街,以前沒 有人公然違例泊車的,大埔居民一向都很有公德心。如 今駕駛者胡亂 cut 線,喜歡把車泊在哪裏就泊在哪裏,這是不對的。希望居民有回公德心,注意個人 行為操守,不要所有事都把矛頭指向政府,只 知責怪政府不是,鬧警方之餘,也應先做好自 己,用另一個角度去看事物,但只知指斥,不 作自我檢討,對警方不公平。」
林奕權主席知道警方已啟動「交通專案小隊」執法,他希望除以檢控解決違例泊車問題,歸根究柢,也要建設更多停車場,讓駕駛車有車位泊車,才是解決問題之方。這是一個政府和居民都要承擔的公民責任,大家多諒解一點,多守法,少違法,居民加強自律性,政府加快建設起停車設施。「希望三管齊下之後,大埔的違例泊車情況能夠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