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7日
撰文/圖片提供:謝志榮


白內障是到了一定年紀就幾乎必然會 出現的問題,眼球前房的晶體變得混 濁,影響視力。眼科專科醫生湯文傑 表示,以前有要等到白內障「全熟」 才可做手術換上人工晶體的說法,但 隨着技術進步,現時已知道白內障「全 熟」後不但手術會較複雜,也有機會 引起多種併發症,因此一旦確診白內 障,可和醫生商議,在合適的時間接 受手術。
「除了技術進步,白內障手術最重要 的配件之一:人工晶體,近年也有大 幅改進,所以,『如何選擇人工晶體』 也成為影響病人在白內障手術後滿意 程度的重要因素。」湯醫生說。
他解釋,患者的整體眼睛健康(乾眼、 角膜散光或黃斑健康等),對視覺的 需求和生活方式等,在決定哪種人工 晶體能為患者帶來最佳效果方面,起 着重要的作用。
患者首先需要作出的主要決定,是手 術後想要什麼樣的視力,例如:
1. 良好的遠距離視力——但戴老花鏡。 2. 良好的遠距離視力+一些閱讀視野 (Monovision)——一隻眼的遠距離 視覺和另一隻眼的閱讀視覺。但是會
影響部份立體感。
3. 相對良好的遠距離視力+閱讀視野, 但要時間去適應。
湯醫生表示,「人工晶體一般分為單 焦、多焦及全方位廣視三種,使用哪 一種主要視乎患者的生活習慣及需 要,各有優點。單焦晶體由於光學設 計的限制,術後需戴眼鏡矯正近距離 視力。新一代進階單焦高清人工晶體 不單提升視野,提升中距離視力,比 傳統單焦人工晶體提供較長的景深, 在生活上如看巴士號碼、看電腦等也 更便利,同時保留了單焦人工晶體影 像清晰、沒有眩光問題的好處。」
此外,最近推出的新一代連視人工晶 體,提供從遠距離到 33 釐米閱讀距離 的廣泛連續視野,使患者即使在弱光 條件下,也能從遠至近體驗連續的高 對比度視力,使白內障患者對眼鏡的 依賴性大大降低。其紫外光線過濾技 術,亦有助於降低夜間駕駛時的眩光 與光暈強度。向眼科醫生詳細了解各 種人工晶體的特點、價錢等,結合本 身情況,就可作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初冬栗子炆排骨〗

材料:排骨 500 克、栗子(去殼後)200 克,蒜頭 5 瓣, 鹽、沙糖、豉油、麻油、花生油、紹興酒等隨意。
做法:
1. 將排骨醃 2 個小時至入味,栗子切半去衣洗淨。 2. 燒紅油鑊,爆香蒜頭,放入排骨一起爆炒。等排 骨炒到半熟,加入栗子繼續爆炒。
4. 最後加適量水炆煮 15 分鐘,直至排骨和栗子熟透 酥軟,即可食用。
功效:栗子性溫味甘,入脾、胃、腎三經,有養胃、 健脾、補腎、壯腰、強筋、消腫等功效,最宜初冬 時節健脾兼暖身。
食療提供:中醫內科博士、註冊中醫師李灼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