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1日
撰文/圖片:愛紅氏

馬首銅像,十二生肖獸首銅像之一,原本是圓明園海晏 堂外的噴泉的一部份,鑄造於清朝乾隆年間 。160 年前 (1860 年),圓明園慘遭焚掠,馬首銅像被掠奪藏於法 國,2007 年由何鴻燊購得後捐獻國家。2020 年 12 月 1 日, 馬首銅像正式回歸圓明園,也是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 失海外重要文物。
清乾隆皇帝曾在繪有西方宮殿的圖書中看到過西洋石造 建築、噴水池以及各類飾物,一下子就被深深吸引。於 是,他決定在圓明園內也建造此類宮殿,並委任意大利 籍傳教士、宮廷畫師郎世寧來設計。郎世寧則推薦既是 數學及天文學家,又兼有水力學知識的法籍神父蔣友仁 來負責設計一座別具西洋風格的十二生肖報時噴泉,即
是「水力鐘」,此組作品深得乾隆皇帝青睞。
十二生肖銅獸首是人身獸首銅像噴泉的頭部。從傳教士 們繪製的銅版畫上,可以清楚地看到,12 座人身獸首銅 像當年以盤坐之態呈雙半月形分列圓明園海晏堂噴泉的 兩側。十二生肖銅像巧妙地代表一天的 12 個時辰,更令 人叫絕的是,12 座人身獸首銅像會按其代表的 12 個時 辰,依次輪流噴水報時。每天正午,12 銅像同時噴水, 場面非常華麗壯觀。因此有了一個俗稱——「水力鐘」。 這種用十二生肖代替西方裸體雕像的精心設計,堪稱洋 為中用,也是中西合璧的一件難得傑作。
馬首生肖銅像,位於噴泉左方,排列第三。其造工精美,栩栩如生,無論眼神、張口和微伏耳形等姿態,都自然 逼真。毛髮的刻劃也是纖毫畢現,細緻動人,而鬃毛的 自然鋪疊和流利的條理更是一絕,這在其他獸首上很難 見到。
2007 年 9 月 20 日,馬首銅像在香港被港澳名人何鴻燊 以 6910 萬港元成功收回,並捐贈給國家文物局,圓明園 馬首銅像回歸國家永久收藏,馬首劃撥北京市圓明園管 理處收藏,回歸原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