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1日
撰文:徐捷
攝影:周喜喜 盧斯卡 李彤昕






泰亨文氏是大埔區最多的單姓原居民村落,自開基祖 先在泰亨開村,一直保持 5 年一屆的太平清醮傳統, 今年( 2020 年)庚子年是醮年,也是新界第一個舉行 打醮之村落。如數百年傳統一樣,文氏族人非常重視 今年醮期,早在 1 年前,無論遠居外國者,又或在港 生活者,均積極參與,於醮期內回歸及出席,人人出 錢出力,保佑所有祭祀及活動安排順利完成。惟是今 年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泰亨鄉建醮委員會面臨前所未 有的考驗。疫情下,部份安排(如演出神功戲、龍獅 武術表演)被迫取消。猶幸村民重視太平清醮之熱誠 半分不減,群策群力下,今年打醮除取消聚眾項目(神 功戲),其他祭祀活動全部順利完成。不一樣的是疫 情,一樣的是同心協力,在此艱難日子,更顯文氏族 人的團結,堅持保留傳統精神可嘉。
今年泰亨鄉太平清醮吉日為農曆 10 月 12 日(新曆11月26日)啟壇,11月29日 為正醮日,12 月 1 日為散醮日。
早在 1 年前,泰亨鄉建醮委員會文貴連 主席及一眾委員,已親自邀請汪明荃、 龍貫天於建醮期間,為泰亨鄉演出神功 戲,簽約儀式更在八和會館舉行。可惜, 疫情愈來愈嚴重,在建醮期 3 個月前, 會方代表與汪明荃等商量,最後在互相 體諒明白的情況下,決定取消神功戲演 出,文貴連主席非常感謝劇團體諒。
〖阿姐號召力強〗
其實,在可能情況下,兩方皆不希望取消神功戲演出。只因汪明荃、龍貫天兩 台柱號召力強,由他倆擔班演出,除可 吸引泰亨鄉父老積極購票看戲,連新界 其他鄉村之觀眾,甚至很多區內戲迷都 會進入泰亨鄉看演出,令現場氣氛非常 熱鬧。不過,泰亨鄉鄉民很齊心,無論 發生任何變動,所有祭祀儀式、寫題名 金榜、粉飾天后宮、搭醮棚、煮齋菜等 開支,泰亨鄉鄉民皆肯承擔,大家二話 不說,只知一定要維持太平清醮傳統。
2020 年 12 月 1 日散醮日黃昏,「大埔鄉 事委員會」林奕權主席親自到泰亨鄉, 與泰亨鄉文春輝鄉長一同觀看祭祀儀式 及品嘗齋盆菜。建醮委員會文貴連主席 在天后宮不停出入巡看,文仁炳副主席也忙於打點一切,人人都沒有因為散醮在 即而掉以輕心。
〖齊心維持習俗〗
文春輝鄉長告知林奕權主席,今年因為少 了神功戲,在調配工作人手方面,是比往 屆充裕了。「大家真的很遵守政府規定, 今年不能開齋菜席,所有鄉民轉為拿齋回 家吃,就是工作人員吃齋,最初政府說可 以 6 人一席,我們已特別打做了一個小盆 盛齋菜,誰知醮期開始後只准 4 人一席, 我們便在醮棚擺 4 人席,工作人員輪流吃 齋。在這次前所未有的疫情下,我最開心 是看到鄉民的團結和齊心,人人聽話,不 怨不吵,只是更努力完成太平清醮,疫情曾令我們擔心,但看到文氏族人如此團結, 我現在覺得很安慰,更以身為文氏族人為 榮。」
文氏族人在醮期自覺維持習俗,建醮委員 會文仁炳副主席笑言:「可能我們的祖先 有一股耿直的心,重承諾,硬漢子性格, 說了做就堅持做,有任何挫折也不改初心, 這一點絕對影響到後人,一代一代,父傳 子,子教子,我們堅持守傳統,尊重祖先 流傳下來的習俗。」在疫情下,能艱苦也 完成太平清醮習俗,文氏族人果真是好樣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