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1日
撰文:徐蓉蓉 圖片提供:香港教育大學╱徐蓉蓉



香港教育大學(教 大)於 2020 年 12 月 3日頒授榮譽博士 學位予陳淑良博士 (藝名:白雪仙「仙 姐」)。由於疫情 反覆,頒授典禮未 能在教大校園舉行, 改由校董會主席馬 時亨教授親自到陳 博士府上頒授。
即將卸任校董會主席一職的馬時亨教授表示,白雪仙在 粵劇界貢獻良多,其非凡成就及無私奉獻,值得致以最 崇高的敬意。他說:「仙姐是粵劇界殿堂級人物,她多 年來不遺餘力,栽培後學,使梨園熠燿生輝,並得以蓬 勃發展、生生不息。」
仙姐對於獲教大頒授榮銜深感榮幸。她說:「這不僅是 我個人的榮譽,也是對我們仙鳳鳴劇團兄弟姊妹的一個 肯定,我相信更加是對整個粵劇界的認同和嘉許;我深 切盼望這門寶貴的傳統藝術,得以繼續承傳,並發揚光 大。」
〖拜薛覺先為師〗
白雪仙,本名陳淑良, 1928 年 5 月 19 日出生及成長於 廣東廣州黃沙區,廣東順德人,香港著名粵劇表演藝術 家,粵劇名伶「小生王」白駒榮之女,母親梁葉銓,於 家中排行第九,行內人愛稱她為「九姑娘」。
抗日戰爭時,白駒榮攜家眷遷居香港,仙姐在聖保祿中 學讀了幾個月,向父母提出要學戲,其父最初並不希望她入戲行,其母也希望她受到正規的學校教育。但由於 仙姐堅持,最後說服了雙親,讓她停止學業,全時間學 粵劇。通過父親介紹,13 歲的仙姐拜粵劇名伶「萬能泰 斗」薛覺先為師;並取白駒榮的「白」,師母唐雪卿的 「雪」,師父薛覺先之「先」,以「白雪仙」作藝名。
仙姐在「日月星」班任陳艷儂的二幫花旦,隨班在澳門 演出時,初遇盟姊任劍輝。1943 年,白雪仙加入任姐的 新聲劇團,與陳艷儂分別擔任正副花旦,1950 年代起, 任白於鴻運劇團、利榮華劇團、多寶劇團等多個劇團合 作。1956 年,白雪仙與任劍輝、梁醒波、靚次伯等人組 成「仙鳳鳴劇團」,邀請粵劇編劇唐滌生,於 1956 年 至 1959 年期間推出多個著名劇目如《帝女花》、《紫釵 記》、《再世紅梅記》、《牡丹亭驚夢》、《蝶影紅梨記》 等,「仙鳳鳴劇團」也憑藉唐滌生此批作品,把粵劇從 娛樂水平提升至文學水平。
〖「雛鳳鳴」的起源〗
仙鳳鳴劇團於 1961 年為演出《白蛇新傳》而招募數十名 少女擔任舞蹈藝員,後經篩選、培訓、改組,成為「雛鳳鳴劇團」,並收她們為徒。白雪仙演罷《白蛇新傳》 後淡出粵劇舞台,與任劍輝專注培育徒弟。1972 年 6 月 24 日無綫電視為死傷慘重的六一八雨災舉行義演賑災, 仙姐抱病上陣,與任姐及雛鳳合唱。
1989 年 11 月 29 日任劍輝病逝,白雪仙為紀念任劍輝成 立「任白慈善基金會」,首個籌款活動是在 1990 年全港 公開義映重新剪接的電影《李後主》(任白最後合作的 電影)。1996 年,白雪仙獲得香港演藝學院頒授榮譽院 士,同年捐款 1 千 5 百萬予香港大學,校方以校園西端 大樓命名,白雪仙親筆題寫任白樓三字懸於外牆,命名 典禮於 11 月 29 日任劍輝逝世 7 周年紀念日舉行。2001 年,白雪仙於第 20 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獲頒「終 身成就獎」,由當時即將退休的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擔 任頒獎嘉賓。2004 年,白雪仙獲香港大學頒授名譽文學 博士。2008 年,她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2007 香港藝 術發展獎」之「終身成就奬」。2013 年,白雪仙(85 歲) 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頒授金紫荊星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