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4日
〖無懼疫境 平安夜登場 劉德華劉青雲《拆彈專家 2》〗

由邱禮濤執導、劉德華及劉青雲主演的《拆 彈專家2》,因應戲院暫停營業至12月23日, 暫定 12 月 24 日今晚平安夜上映。戲中劉德 華飾演的拆彈專家潘乘風,失去了一腿仍想 勇闖前線,卻遭捲入爆炸案,被好朋友劉青 雲追捕。
兩大影帝合作,觀眾非常期待。劉德華表示: 「我同青雲的角色分別是兩個 No.1 拆彈專家, 所以有相同理念。但我的角色停留在以前緬 懷過去,而青雲就活在當下,所以撞起來好 有火花。」劉青雲則指:「今次我們由好朋 友到強烈對立,最後又有大逆轉重新走在一
齊解決一件更大的事,變化好大。」
電影主題曲《相信我》由劉德華跟戲中女主 角倪妮合唱,這是華仔相隔多年後,再次推 出男女合唱歌,他更親自填寫歌詞,當中寫 道「我鐵了心走這條路,我天生就是頑固」, 無論是「一輩子一場賭注」,還是哪怕「看 不到明天的日出」,令人感受到拆彈專家要 做最堅定的「逆行者」,用生命保護生命。
除了故事情節精彩,邱禮濤導演事前準備工 夫充足,詳細研究赤鱲角機場、青馬大橋的 實際數據,製作團隊採用極多實景拍攝,動 用 120 個場景,超出一般電影兩倍,再加上 頂級特效,力求在場面上給予觀眾更多新鮮 感及視覺上真實可信的衝擊感。
The Spirit of Exhibition
〖《廖井梅.傲色》 描繪人體衝破禁忌〗

封建時代崇尚「女子無才便是德」,所以 中國歷史上女畫家很少,就算有,也多是 青樓名妓,為謀生讀書作畫,雖然過去百 年這傳統枷鎖已被摒棄,但中國女性在藝 術發展晚起步,卻是不爭的事實。正因如 此,現時在一新美術館舉辦的《廖井梅. 傲色》展覽更值得支持。
廖井梅在北京出生,曾入讀中央美術學 院,並獲得獎學金前往俄國國立蘇里柯夫 美術學院深造,功力深厚,執教多年,為 畫壇培育了不少後起之秀。最令她入迷的 是人體畫,她以女性身份,用筆去突破傳 統思想裏的禁忌,她形容繪畫人體看到的 彷彿是一道風景:「人體是我隨手可以觸 及的『自身』,也是心靈抽象性得以實現
的所在。」
1997 年,她移居香港,因工作及家庭封 筆 10 年,於 2008 年才重新寫畫,創作了 多種風格的作品。這次展覽包括人體作品 《我.語》及《流動的時光》系列、記錄 生活感受的《日記》系列,以及最新的風 景系列《疫情下的香港印象》共 40 多幅, 包括油彩、塑膠彩、水彩及速寫作品。
廖井梅老師的作品瀟灑大度,超越了性 別、年代、文化背景的藩籬,以作品表現 自己和藝術的力量!可惜執筆之際剛收 到消息,因為疫情關係,一新美術館將暫 停對外開放,想欣賞這個精采的展覽的讀 者,請留意美術館網站最新消息。
The Mind of the Book

金庸的武俠小說風行海內外,筆者也是忠實金迷,甚喜歡閱讀 坊間一些「金學」周邊書籍,而這本《金庸小說裏的中國文學》, 令人很是驚喜。作者把印象上深奧艱澀的中國文學,透過故事 中大家耳熟能詳的情節,帶出當中的文學修辭背景、作者心境、 修辭技巧等等學問,成功勾起讀者的求知欲,實在非常適合修 讀中文的同學作為參考書。
本書分上下兩卷,上卷共分 9 章,前 8 章就中國古典文學的不 同體裁,引錄金庸小說中對該類文體的引用,指出出處,也會 分析其中運用的精妙。為了較容易理解,在每一章節的前部份, 會簡介文體在中國文學史上的發展和特點。第 9 章則就某些意 象或情境處理,分析金庸引用時的方法和特點。
下卷則以綜論形式,析論金庸小說如何上承中國人文傳統和民 族形式,在文學、文化和歷史多方面和多層次的浸淫,結合西 方文學與現代藝術,融會貫通,寫出史上獨有的新派武俠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