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POST 大報
  • Home
  • Community Affairs 社區要聞
    • News
    • Society 社會
    • People 人物
    • History 歷史
    • Special 號外
    • Information 資訊
    • Security 安全
    • Video 影片
  • Culture and Art 文化藝術
    • Story 故事
    • Education 教育
    • Artworld 藝術
    • Culture 文化
  • Life Information 生活資訊
    • Lifestyle 品味
    • Health 健康
    • Hiking 遠足
    • Slim 瘦身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Home
  • Community Affairs 社區要聞
    • News
    • Society 社會
    • People 人物
    • History 歷史
    • Special 號外
    • Information 資訊
    • Security 安全
    • Video 影片
  • Culture and Art 文化藝術
    • Story 故事
    • Education 教育
    • Artworld 藝術
    • Culture 文化
  • Life Information 生活資訊
    • Lifestyle 品味
    • Health 健康
    • Hiking 遠足
    • Slim 瘦身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T POST 大報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Home Society 社會

【黃魚灘建過渡性房屋 安民變擾民?】

T Post by T Post
2021 年 4 月 9 日
in Society 社會
0
【黃魚灘建過渡性房屋  安民變擾民?】
0
SHARES
2
VIEWS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2021年4月9日

撰文: 徐捷 / 攝影: 李彤昕 / 圖片提供: 劉志成博士

(左起)井頭原居民代表彭秤生、井頭居民代表彭玉財、汀角路民生關注組主席劉
志成博士及黃魚灘原居民代表張小明,到北角政府合署遞交反對信。
黃魚灘建過渡性房屋(紅色位置)分佈圖
汀角路如今塞車情況已很嚴重
林奕權主席希望政府密切監察工程發展,不要令居民擔心。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 2017 年的施政報告上,特區政府運輸及房屋局成立 50 億基金,支持民間團體參與興建和營運過渡性房屋,紓緩未有公屋支持的基層市民的住屋及改善他們的住屋條件。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及九龍樂善堂向會德豐集團以象徵式租金,租出大埔汀角路黃魚灘地段一幅私人土地作興建過渡性房屋用途。汀角路一帶居民確知,以汀角路現時之環境、衞生、交通情況,定必不可負荷,故而提出強烈反對,及後計劃進行兩次修改。2021 年 3 月 26 日下午,城規會為此項計劃開會論,並以今次建設過渡性房屋,符合政府紓緩基層住屋政策,特殊情況特殊考慮,最後通過此項申請。汀角路居民認為,日後汀角路如因此項目而衍生任何問題,政府部門必須承擔所有責任,汀角路居民一定會追究到底。大埔鄉事委員會林奕權主席希望政府及城規會密切監察這項工程發展,不可令居民擔心之問題發生,令安民之方反變擾民之策。

汀角路民生關注組一直關注船灣民生事項,得知樂善堂向城規會申請,計劃在大埔船灣黃魚灘興建過渡性房屋,有關項目涉及 15 萬 6 千平方呎。最初申請有計劃在該地段設計 26 棟,每棟 4層高組合屋,提供 1800個單位,供 9000 人居住;惟如落實此方案,以汀角路現時之環境、衞生、交通情況,定必不可負荷,有關項目長遠影響區內每位居民生活,絕對不容忽視。經汀角路居民及關注組向運輸房屋局、社聯及樂善堂提出強烈反對,及後計劃進行第二次修改,新計劃會興建 11棟 4 層高組合式建築物,提供 1236 個單位,供 3600 人口居住。

〖城規會收千多份反對信〗

汀角路居民認為,雖然新計劃比最初人口數量減去 60%,但如政府不增加配套設施,汀角路一直存在之交通、水浸、排污、排水、綠化、新舊居民融合及治安、生態環境受影響等問題定然嚴重加劇。項目有假借「臨時」及「非牟利機構」為名,企圖蒙混過關;居民更感有為發展商鋪路,將「生地」轉為「熟地」之嫌。故在 2021 年3 月 26 日下午,城規會為此項目作討論,並決定通過與否前,汀角路民生關注組主席劉志成博士與黃魚灘村居民代表,堅持到城規會遞信及拉橫額,表達反對訴求。

在城規會開會前,劉志成博士再提交了一封反對信,城規會另外收到 34 份公共意見,包括 11 份立法會議員意見,及 23 份個別人士及區議會議員提出議案,當中有諮詢,也有反對。

城規會發言人在開會時表示,這個申請的申請人是樂善堂,申請在船灣汀角黃魚灘自然保育區綠化地帶內建做臨時房屋。申請人提出以組裝模式建房,符合政府提出紓緩政府短期居房問題政策,而今次之居房服務對象也主要是大埔區的青年、老年及貧困家庭,或拿綜援者可獲優先考慮入住。申請期 5 年,是非常肯定的臨時性質,申請人認為不會影響綠化地帶和鄉村式發展地帶和規劃意向,因只建 4 層,和周邊 4 層高建築物高度相融,另外也有設施幫助區內居民,組裝模式也可減少對區內市民影響。

城規會曾因今次申請收到千多份反對信,反對單位包括大埔鄉事委員會、大埔區議會、黃魚灘村事務委員會、環保團體、比華利山業主委員會、汀角路民生關注組及黃魚灘鄉民及個別人士反對者,認為這個發展不是臨時,擔心發展會帶來區內問題惡化,會對綠化、生態、排水、排污、影響生態評估、風水評估、交通做成重大影響,擔心這個發展會帶來區內交通惡化和負面影響。支持信則有 104 份,支持理由認為可改善目前住在劏房的人士需求。

城規會曾與政府各個有關部門就反對意見作出評估,城規會認為可為居住環境差者提供上樓,為低收入人士,居住環境差或輪候公屋甚久人士提供了一個短期的紓緩
設施,首先這個申請符合政府政策,而城規會也得到房屋及房局長給予了原則政策指示;也曾透過生態價值報告看到,如今的地點北面是一些棄耕農地,南面一些發
展了的地方,一部份做了苗圃,最重要一點,申請人承諾,做完這個規劃之後,在場地上興建 156 棵新樹,新樹會保留美化市容地帶。

〖望政府密切關注兌現承諾〗

由於這是一個很特殊的申請,這次臨時批准不影響政府長遠規劃意向,在土地兼容性方向考慮,建築處規劃組沒有意見;在樹林種出新樹種,不會侵入綠化地帶,至
於 2.5 米緩衝帶實在太小,漁護署也做了一些種植,因沒有更新生態,不會侵入自然保育區,也不擔心做成不良影響。至於交通方面,運房局和申請人得到運輸署幫
忙,答應加開新專線小巴線,把巴士方面加班加密,也會做道路改善工程,務求令交通不會受到負面影響。

至於排水排污設施,有居民擔心汀角經常水浸。申請人承諾會取排污證,之後建一個二级污水處理廠緩解排污,所以水務署、環保署和渠務署沒有負面意見。申請
人除答應做排污設計,也做了綠化天台設計。

城規會認為,在特殊情況作特殊考慮,加上沒有任何一個政府部門提出反對及負面意見,城規會批准申請,但强調這次只是一個臨時規劃,如申請人有什麼需要,定
要上城規會再重新申請規劃。

對於汀角路村居民成功把 9000 人之數減為 3600 人,大埔鄉事委員會林奕權主席認為這是一個雙贏之局。「政府和申請機構也有聽取村民聲音,但我覺得 3600 之數仍然太多,因為汀角村居民提出的問題,是他們確實了解真實的情形,我希望政府要密切注意居民提出的汀角路的交通,居民間的融洽情形等,政府和城規會承諾的設
施配套一定要做到,除了提升當區生活設施,也要補償村民的損失,不能令他們擔心。」

分享此文:

  • Twitter
  • Facebook

請按讚:

喜歡 正在載入...

相關

T Post

T Post

Related Posts

【大埔林村的動物醫學教學農場】
Society 社會

【大埔林村的動物醫學教學農場】

2022 年 11 月 25 日
【大埔鄉事委員會免費接種流感疫苗外展計劃2022/2023】
Society 社會

【大埔鄉事委員會免費接種流感疫苗外展計劃2022/2023】

2022 年 11 月 10 日
【大埔競速無人機同樂日】
Sport 體育

【大埔競速無人機同樂日】

2022 年 11 月 6 日
Next Post
【我和太太的定情信物——凌志 CT200h】

【我和太太的定情信物——凌志 CT200h】

【鄧銘泰品茶觀物間與村民交流】

【鄧銘泰品茶觀物間與村民交流】

【認知障礙症  靠關心及早發覺】

【認知障礙症 靠關心及早發覺】

發表迴響 取消回覆

Categories

  • Artworld 藝術
  • Collection 收藏
  • Columnist 專欄
  • Culture 文化
  • Education 教育
  • Health 健康
  • History 歷史
  • Information 資訊
  • Lifestyle 品味
  • News
  • People 人物
  • President's Speech 社長的話
  • Security 安全
  • Society 社會
  • Special 號外
  • Sport 體育
  • Story 故事
  • Video 影片

Category

  • Artworld 藝術
  • Collection 收藏
  • Columnist 專欄
  • Culture 文化
  • Education 教育
  • Health 健康
  • History 歷史
  • Information 資訊
  • Lifestyle 品味
  • News
  • People 人物
  • President's Speech 社長的話
  • Security 安全
  • Society 社會
  • Special 號外
  • Sport 體育
  • Story 故事
  • Video 影片
  • Home
  • Community Affairs 社區要聞
  • Culture and Art 文化藝術
  • Life Information 生活資訊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Home
  • Community Affairs 社區要聞
    • News
    • Society 社會
    • People 人物
    • History 歷史
    • Special 號外
    • Information 資訊
    • Security 安全
    • Video 影片
  • Culture and Art 文化藝術
    • Story 故事
    • Education 教育
    • Artworld 藝術
    • Culture 文化
  • Life Information 生活資訊
    • Lifestyle 品味
    • Health 健康
    • Hiking 遠足
    • Slim 瘦身

© 2023 JNews - Premium WordPress news & magazine theme by Jegtheme.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