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3日
撰文: 如風 / 攝影: 李彤昕


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及大埔醫院行政總監文志賢醫生於 2021 年 3 月退休。退休前,在文醫生的辦公室內,與他細談以醫生為事業的苦樂種種,才了解得這位在行政崗位工作多年的醫生,原來從未離開過實戰工作,所以對於前線醫護人員面對的困難完全了解,從沒有離地,令他掌握到實際情況,可以盡量支援,文志賢醫生更以「矜憫為懷」」四字錦囊,鼓勵同事們繼續努力為病人服務。
文志賢醫生的辦公房中,掛了一塊書有「矜憫為懷」之牌匾。「矜憫」,矜者,憐也!所謂「天矜予民」;憫者,憂也,即與別人一同設身處地同受損傷,同思病楚,
憂戚與共。「矜憫為懷」放在醫療工作上,即指醫者不能有高高在上之想,要倒空自己,服侍病人;對痛苦患病的人予以關切和憐憫,這四個字,也是文志賢醫生的座右銘。
〖周末做義工〗
文志賢醫生是 1986 年中大第一屆醫學院畢業生,早期在聯合醫院內科工作;又在威爾斯醫院急症室工作至 2008年;在北區醫院當了 7 年院長,2015 年 12 月出任那打素醫院及大埔醫院行政總監。
文醫生很感恩:「感謝上天讓我當醫生,由小到大,我都喜歡幫人。醫生不止是幫人治療的職業,也是令人快樂的工作,尤其對獨居者而言,他們不止需要食物,他
們更需要人照顧,否則就是把病治好,很快,病者又會再入醫院。」
文志賢醫生在醫學院畢業第一年已開始在安老院、婦女會等當義工。「助人是一件很快樂的事,除了工作時間,我還用周六、日私人時間做義工。日常的工作,總免不了煩惱和困擾,自己已盡力做事,但仍會有問題出現,會收到投訴,同事間又有很多人事紛爭。但周六、日無償做義工,令我重拾服役病人的初心,這才是真正醫護工作者應抱持的態度。」
明白工作的意義是非常重要的,文醫生對此甚為重視。「就如一位清潔工人,明知自己在工作崗位上未必有升職機會,也未必會加薪酬,但想到把地方打掃乾淨,可以令人舒服,這就是意義所在。明白了,就會做得開心。很多人希望升職,可知道職位愈高,責任也愈大,壓力可以令人失去喜悅。」
〖全力支援同事〗
文志賢醫生任兩間醫院的行政總監,近千多張病床,醫護人員怎樣照顧病者?文醫生坦言:「我控制不到他們在日常工作中的表現,但我要令同事做得開心,只要做得開心,在照顧病人時一定會用心,要令同事感覺,我們的工作,不止是派藥那般簡單。而是在醫療病體外,也要在心靈上關顧病者,使病人在困苦中得到安慰和鼓勵,在病榻上仍能感受到人間有愛。隨着社會進步,醫療政策的改變,作為管理階層,有責任為前線員工提供完善的制度和系統。最重要是雙向的溝通。作為主管,我一個人看兩間醫院的行政,責任重,但對廣闊經驗及加強兩院合作性會有幫助。」
文志賢醫生喜歡實幹,默默幹。「有錯馬上認,馬上改,這是做事的態度,任何硬骨頭都肯啃,我不會認叻,認叻會招來很多仇人。有一句話:『識人好過識字』,在
社會工作,人緣好最重要,令人信任和尊重。矜憫,不止對病人,對自己的同事也要降低身段關心。」
作為院長,文志賢醫生覺得在同事有困難時全力支援是最重要的。「同事得到支援才能服務病人,要為他們打氣,要親切對同事。我的責任不是管他們,而是服務他,
一個好的團隊,不能太過同聲同氣,要有不同聲音,做管理工作的原則是,不止要救火,反而更注重防火。救火已有事發生,例如有同事派錯藥,我要馬上了解為什麼發生這件事,作為管理層,要承擔責任,不要予人卸責感覺,要想辦法改進,避免事情再發生。就如今次新冠肺炎,初期政府供應的隔離衣不夠,同事馬上想方設法補救,我看到這情形,很感動,一個機構能做到上下一心,有任何問題和困難出現,都一定可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