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8日
大埔社區小故事 / 撰文: Ping Wo Chu / 圖片提供: 大埔老照片 朱森
.jpg?resize=1024%2C715&ssl=1)
.jpg?resize=1024%2C715&ssl=1)
大埔滘位於元洲仔以南,馬料水以北,是大埔一個歷史悠久的地方, 在地理名詞來說,「滘」是水相交之處,可以想像其自然環境。
大埔滘有火車站及碼頭,大埔滘碼頭在20年代,每天早上7時15分,都有一班渡輪往深圳的沙魚涌,可以看到當年碼頭的經濟地位,促進兩地貿易,帶動大埔社會繁
榮。
50年代開始,油麻地渡輪從大埔滘碼頭往塔門,星期日還加開特别班,接載乘客到金竹排、大灘、大滘、小滘等海灘旅遊及海浴。火車亦加開特别班次配合。所以大
埔滘碼頭在50、60年代的星期日或公眾假期,是一個異常繁忙的地方。
大埔滘火車站是九廣鐵路建設規模最小的一個火車站,但其作用卻不可小覷。 在20、30年代,還是蒸氣爐推動火車頭的時代,蒸氣火車到達大埔滘火車站必須停下
來,等候工作人員注入大量清水才能繼續行程,是名副其實的加水站。
在大埔滘火車站側的一個停車場,是戰前的香港移民局新界總辦事處的所在地,是一座用鋅鐵及木材蓋搭成的建築物,管轄地區包括元洲仔碼頭、沙頭角、新屋村、
落馬洲、上水及羅湖 。香港重光後才拆卸,改建停車場,70年代末,再改作大埔滘火車站的公共厠所。
大埔公路有一條小車路供車輛直達大埔滘火車站,大埔遊艇會,香港皇家警察沙田區總部,及漁農處大埔漁業推廣處。
70年代,大埔滘火車站其中一位站長,是已故粤劇紅伶林家聲的父親。 當年移民局新界總辦事處的副處長為欖勿 (LAMMERT) 先生,即欖勿拍賣行東主的兒子。
在移民分局工作的職員,規定不能返回市區,要待工作滿7周後,才有1周的休假。移民分局職員均未有發制服及沒有自衞武器,如有需要,可報警求助。職員任務
只是巡邏及檢查元洲仔碼頭的來往船艇,以防非法人士入境。
50年代,大埔墟市繁榮,每有港九旅遊人士乘火車前往新界大埔墟,在不熟環境下,往往將大埔火車站(大埔滘)誤為大埔墟火車站,見到大埔站便匆匆下車,以致
要步行半小時至大埔墟,費時失事 。有鑑旅客經常擺烏龍,九廣鐵路當局從善如流,於1959年12月將大埔車站正名為大埔滘火車站,並於火車站簷口雕上“大埔滘”
斗大方字,以資識别 。
新界大埔滘水警基地於1965年5月由警務處助理處長盧善主持啟用禮,座落在大埔滘碼頭邊的水警基地,是一座白色兩層高建築物,可容納非憲委級的警官及警員42
人,設有基地辦事處,5間營房式房舍,膳堂及娛樂室,厨房,洗衣房及儲物室等設備。水警基地建築費用約為40萬元,並於南山麓附近興建警官宿舍。水警輪經常巡
邏吐露港一帶水域,目的是加強沿岸和村落的治安及防止偷渡人士。
50年代開始的水上醫院慈航號,亦在大埔滘碼頭啟航巡迴服務各離島。
隨着地方發展,大埔滘火車站已停用30年,碼頭經濟地位已全失,再加上興建吐露港公路,大埔滘碼頭面貌已完全改變,但仍不失是一個釣魚消閒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