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POST 大報
  • Home
  • Community Affairs 社區要聞
    • News
    • Society 社會
    • People 人物
    • History 歷史
    • Special 號外
    • Information 資訊
    • Security 安全
    • Video 影片
  • Culture and Art 文化藝術
    • Story 故事
    • Education 教育
    • Artworld 藝術
    • Culture 文化
  • Life Information 生活資訊
    • Lifestyle 品味
    • Health 健康
    • Hiking 遠足
    • Slim 瘦身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Home
  • Community Affairs 社區要聞
    • News
    • Society 社會
    • People 人物
    • History 歷史
    • Special 號外
    • Information 資訊
    • Security 安全
    • Video 影片
  • Culture and Art 文化藝術
    • Story 故事
    • Education 教育
    • Artworld 藝術
    • Culture 文化
  • Life Information 生活資訊
    • Lifestyle 品味
    • Health 健康
    • Hiking 遠足
    • Slim 瘦身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T POST 大報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Home President's Speech 社長的話

【年青人有雄心國家才有希望】

T Post by T Post
2022 年 8 月 12 日
in President's Speech 社長的話
0
【別在民區放計時炸彈】
0
SHARES
8
VIEWS
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Twitter

2022年8月12日

社長的話 林奕權

新領導班子以目標為結果,如何鼓勵年青人的奮鬥心?能在幫助到有需要人士之餘,又令年青人不過份依賴政府提供之福利,不要令不想工作者走私漏稅,令只知躺平不工作之人有屋住,有旅行可去;奮鬥者反而有屋無力買,出現嚴重不公平現象,形成不平衡的社會風氣,這一點政府真要檢討。

其實,排隊上樓從來不易,別說公屋,就是有私家地,私人錢建丁屋,也要排十多二十年,為什麼十八歲可申請公屋,只是排六至八年便可上樓者,會覺得排公屋隊時間長?為了拿公屋,連長工也不做,他們的想法為何如此自私?政府是否需要訂立新政策改變這漏洞。這個漏洞,既挫折了肯奮鬥之年青人的心,又令躺平者取得利益,什麼事也不想做,只知「走精面」。我覺得社會愈多福利,反而導致很多年青一代不想工作。

就以英國為例,我認識很多人都不工作,只知取政府錢,為什麼?理由是攞政府錢,一周已有三、四百鎊,出外打工不取政府錢,一周也只掙到五百鎊,那為什麼要做工?不如不做事。

但他們沒有想過,拿政府錢的人,影響的不止是個人的人生,而是影響了全個社會的奮鬥風氣。以前的人只知算靠自己,有骨氣,如今的人沒有骨氣,沒有承擔力,承擔者如今變成政府,政府不派福利就是政府錯,什麼錯都推在別人頭上,什麼都依賴,就等於一個家庭,過份溺愛小朋友,愛他反變成害他。

在歐洲社會,那一個黨派福利,人民便選那個黨,這是多年來,歐洲國家種出了什麼壞結果?大家有目共睹。除了社會風氣變差,如今,很多派福利的國家和地方,人民似乎都變得沒有獨立思考能力,很容易相信人,很偷懶,沒承擔力,不思考,人人只愛看簡化圖片,兩極化得太厲害。

香港的政策是否如外國這些國家般執行?有沒有想過清除這些壞影響因素,重新檢討香港的福利條款,較嚴格執行「濫用公屋」之處分,因為「濫用公屋」其實是刑事法,是否要嚴重處分濫用公屋者。必需要不工作者、沒有收入者解釋生活費用何來?讓真正有需要者居住有公屋,在民生福利上看緊些。

很多實例證明,福利不能亂派,亂派福利是壞事,就如60多歲便可以2元乘車, 我看到很多長者明明由林村到大埔有當區巴士可乘,但因有2元福利,在早晨時分竟轉坐林村到紅磡長途車,阻礙真正需用乘此線者乘車,問題就出在2元乘車福利上。我個人反而覺得,最好70歲才有此福利,以前60歲便謂「老」,如今70歲仍然年青,是否一定要在此福利,是否應該70歲才有2元乘車,減低政府財政壓力。

訂立福利制度,細則更要注意。大如公屋制度,小如60歲可以2元乘車,在福利上是幫了人,生果金人人皆有,理由是「公平」,但是否真的人人需要?但從整體社會,什麼人真正需要這個福利,政府真的衡量。有時候,福利會令人很迂腐,不用做也有福利,在道德上聽來是好的,但卻會令人迂腐。

中國人有句名言「物極必反」,盛而衰,衰而盛,就因為盛時有太多迂腐,太多物質,太好福利,導致人民產生貪念,不思進取,容易令社會走向崩潰。迂腐崩壞後,人類的意志又會變得堅定,堅定後又走回繁榮,繁榮後又會衰弱,不斷的循環。我絕對不想在我生存的這個時代,社會出現崩壞現象,人民意志低沉,近年,從很多不同的香港社會事件中,我看出香港有了迂腐崩壞這個端倪和現象。均從年青人申請公屋事件,便看到很多壞現象。

香港有很多好的福利政策,令人看到政府關心市民,但好心卻變了做壞事,我們要幫的是真正需要幫助的人,而不是濫幫。所以,在十八歲的年青人排六年隊,符合申請資格便可以取到公屋,於條件上是否應調整一下。不要讓不是低收入家庭,又不是需要有獨立屋,而只是想獨立居住,又或不想吃虧者申請到公屋,對青年人做成壞影響。

房屋問題是要解決,但它造就了現今青少年在爭取入住前幾年,於奮鬥線上「躺平」,申請公屋之入息條件令他們懶惰,很多人因為想申請公屋,不想每月收入超過一萬二千元,便不求上進。

特區政府在未來日子,是否可以把申請公屋之個人收入,提高至每月兩萬或三萬。三萬元也可以申請公屋,但如果高人工,排隊時間便長一些,又或排另一條隊,多一點收入可以轉買居屋。總之入閘門檻不能太低,太低會弄致整個社會的青年人都為了排公屋,不想追求高收入。

政府可能擔心提高收入也可賣公屋,會影響到私人地產商,甚至怕開罪地產商,但是,只是把私人收入下限提高多一兩萬或合適數字,又不是提高十萬八萬,內部配額要求也可以安排,只有一萬元收入者排快些,兩萬元排慢一些。就是申請上限是兩萬,快排到時收入有四萬,也請政府想出解決方法,避免青年人為怕收入高影響申請公屋機會,寧願躺平也不肯為前途奮鬥。

整個公屋政策的方向,現今也應該轉一轉了,要知道公屋再不是只照顧窮人,而是要照顧整個社會。如今中產階層最多,什麼是窮人?和李嘉誠比較,我們個個都是窮人,所以一定要循着社會文化和生活水平作出申請配整和轉向,大家才有拚勁。

以前建公屋是為了「濟貧」,所以很多市民對申請「公屋」有避忌,例如怕孩子容易學壞,又住公屋可能給劃上標籤,很多心理問題,也令到很多人不想住公屋。我經常批評,其實政府很不應該,每幢公屋都用上同一款,同一色建築,令住在內中的人,就此給人劃上標籤,送個男或女友人回家,一看地方,就知住在公屋,令人自尊心受損。如今是什麼年代,政府幫助人,也要顧及人的自尊,不要讓人有種給標籤了的難受。

如今房價高企,很多中產已買不起私樓,也想申請公屋或居屋解決居住問題,但很多住公屋的人又不肯在發跡後搬走了。其中有覺得風水好,又或居住地點理想,一點兒也不介意住公屋,但他們已不是最需要者。政府要認真知道,如今房屋政策的盲點在此,一直以來,政府都搞錯了方向,其實現在不止低收入人士有房屋問題,而是全港市民都要面對房屋問題。

政府想解決貧窮問題,可以用其他方法去解決,如今建公屋和居屋,不止是幫助窮人,而是要幫助社會上買不起私人樓的人。我希望政府解決的,是全香港人的房屋問題,猶其收入在夾心階層者,所以一定要提高申請公屋的收入上限。

我覺得政府需要調整公屋和居屋的申請條款,對於30歲至40歲以下人士申請公屋,真的應該要有新的準則,不要令年青人太依賴政府福利。在幫到有需要人士之餘,不應在躺平者和奮鬥者形成社會衝突和矛盾。政府可以在十八歲申請公屋條例上重新處理,做到幫助到年青人有要一間屋,又不因高收入影響申請公屋機會,從而減滅發奮心態,影響到香港年青人失去奮鬥動力。

香港政府要開始清醒思考,不要造成青年一代人格和思想問題。補漏洞是為了把民生做得更好,令年青人有更多選擇權,不要只知耽在小窩中,而更應大鵬展翅,建立宏大的價值觀,有雄心,有鬥志,國家才有希望。

分享此文:

  • Twitter
  • Facebook

請按讚:

喜歡 正在載入...

相關

T Post

T Post

Related Posts

【別在民區放計時炸彈】
President's Speech 社長的話

【喜迎二十大奮進新時代】

2022 年 10 月 23 日
【別在民區放計時炸彈】
President's Speech 社長的話

【提升香港居民快樂指數】

2022 年 10 月 20 日
【別在民區放計時炸彈】
President's Speech 社長的話

【背靠社國 聯通天下】

2022 年 10 月 18 日
Next Post
【大埔舊墟天后宮辦祈福法會   祈望為大埔居民帶來正能量】

【大埔舊墟天后宮辦祈福法會 祈望為大埔居民帶來正能量】

【將軍澳中學生到林村參與文化探索活動】

【將軍澳中學生到林村參與文化探索活動】

【教育局義工隊成立】

【教育局義工隊成立】

發表迴響 取消回覆

Categories

  • Artworld 藝術
  • Collection 收藏
  • Columnist 專欄
  • Culture 文化
  • Education 教育
  • Health 健康
  • History 歷史
  • Information 資訊
  • Lifestyle 品味
  • News
  • People 人物
  • President's Speech 社長的話
  • Security 安全
  • Society 社會
  • Special 號外
  • Sport 體育
  • Story 故事
  • Video 影片

Category

  • Artworld 藝術
  • Collection 收藏
  • Columnist 專欄
  • Culture 文化
  • Education 教育
  • Health 健康
  • History 歷史
  • Information 資訊
  • Lifestyle 品味
  • News
  • People 人物
  • President's Speech 社長的話
  • Security 安全
  • Society 社會
  • Special 號外
  • Sport 體育
  • Story 故事
  • Video 影片
  • Home
  • Community Affairs 社區要聞
  • Culture and Art 文化藝術
  • Life Information 生活資訊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Home
  • Community Affairs 社區要聞
    • News
    • Society 社會
    • People 人物
    • History 歷史
    • Special 號外
    • Information 資訊
    • Security 安全
    • Video 影片
  • Culture and Art 文化藝術
    • Story 故事
    • Education 教育
    • Artworld 藝術
    • Culture 文化
  • Life Information 生活資訊
    • Lifestyle 品味
    • Health 健康
    • Hiking 遠足
    • Slim 瘦身

© 2023 JNews - Premium WordPress news & magazine theme by Jegtheme.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