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日
撰文:劉倩瑜 / 圖片來源:香港教育大學
近年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數學(Mathematics)被統稱為STEM的理工學科教育受到高度重視,不過香港教育界也意識到另一門學科並不能忽視,那就是家政。香港教育大學更宣佈推出課程助家政科教師加強裝備。
〖美國年輕人缺自理能力要入讀成人課程〗
曾經聽過一則故事。一家專門聘用來自世界各地尖子的投資銀行,每天午飯後,裝修雅緻的茶水間洗碗盆內卻盛滿了食物殘渣。「很多名校大學畢業生自理能力很差,缺乏生活所需技能。」該公司一名職員搖著頭說。
早前有報導指,現今美國年輕人缺乏基本生活技能,因此當地有教育機構開辦成年課程,內容包括如何使用洗衣機。而波士頓大學也有辦這類課程,讓大學生透過修讀,內容包括基本健康與營養學知識。
如果年輕人可以在進入大學前就學到生活必需的技能自然更為理想,不過,根據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年前公佈的數字,香港有超過八成中學初中設有家政課,然而家政科並不是必修科,加上近年STEM課程變得愈來愈受重視,現今中學的家政課程課時不多。
十年前,已有中學在忙於推動STEM課程的同時向家政科投放資源。當時廠商會中學有見不少父母因為要上班無法向孩子親授生活技能,故重推家政課,將校內木工室改建為家政課室,教授學生烹飪及縫紉等知識和技能。
〖大埔區不少中學重視家政科〗
大埔區有不少中學一直重視家政科。羅定邦中學初中設食品科學(Food Science)科目,讓初一學生學會烹飪基本技能,並且養成使用原形食物作為食材,明白食好飲食對健康的重要性。初二的Food Science課著重提升學生對於食物加工的細節,中三課程讓學生計劃及準備健康膳食,選擇可持續發展食物。初中學生們更有機會訪問廚師,獲取食物安全及廚房衛生等專業知識。
救恩書院的家政科是中一及中二學生的必修科,課程理念為促進個人、家庭及社會的福𧘲。希望通過學習讓學生建立善用衣、食、住資源的態度,並提升其在日常生活中解決問題的能力。王肇枝中學還會舉辦師生烹飪比賽及時裝表演等家政相關活動,每隔周舉行校外課堂,讓學生學習編織、蛋糕製作等,從家政課程中建立健康生活的態度。
〖教大推新課程支援家政老師教學〗
荃灣的保良局姚連生中學的家政課涵蓋家居及家庭相關內容,讓學生提升個人對家庭及社會的責任感,並且建立尊重不同文化的良好世界公民素質。位於九龍南昌街的東華三院張明添中學希望透過家政科促進學生對於消費者權益及責任的認識,加強明辨是非的能力。
沙田博愛醫院陳楷紀念中學的家政科則將社交禮儀、個人儀容相關知識納入課程內容之中。觀塘高雷中學的家政科會與其他學科進行跨學科活動,例如與英文科協作,讓學生透過烹飪增潤英語能力,與輔導組協辦工作坊製作布藝小品展現關愛共融。可見家政科不僅能提升學生的自理能力,也有助於培育社會優質公民。
為提升本地學校家政科的課程內容及促進教師的教學成效,香港教育大學健康與體育學系早前在舉辦名為「家政與營養健康」研討會當天,宣佈將於明年開設名為「家政 / 科技與生活科的教與學」教師專業進修課程,供在職教師報讀。
此證書課程為兼讀制,共十周的課程內容涵蓋食物與營養、服裝與紡織、家庭研究等,旨在教授最新的家政科知識和教學法、科目實務技巧,並研討將探究式學習融入教學之中的原則及策略等。
專家指,讓孩子自小學習家政可提升他們的自理能力和責任感,當他們能夠完成這些日常家務還會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近年,日本、新加坡、英國均將烹飪或家政科列為小學的必修科,日本小學五年級學生要做簡單料理,小六學生已掌握一人份量飯餐。我們期待不久的將來,家政科也會成為香港小學生的必修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