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7日
撰文:劉倩瑜
入夜後,一名女童獨自在街上,坐在已落閘的店舖門前做功課。每天在社區到底有多少兒童像她一樣缺乏照顧?作為社區一分子,我們可以怎樣做作出支援?
〖警務處與防止虐待兒童會合作進行街頭實驗〗
女童獨自在街上整整一個小時,期間有三千多人路過,卻只有180人回頭看,僅有6名人士向她伸出援手。
這是警務處與防止虐待兒童會合作進行的街頭實驗,實驗的目的,是要了解市民保護兒童意識的強弱,並提升公眾對保護兒童的重視。
〖街坊只做旁觀者因有疑慮〗
警方在進行實驗時向留意女童卻沒有上前關心的市民詢問,他們表示不伸出援手的原因包括:擔心引起誤會、懷疑是騙案、不知道如何幫忙、希望有其他人幫忙等。
究竟社區人士該怎樣為保護兒童出力呢?筆者想起一位女性友人的兒時經歷。小時候,父母關係惡劣,女友人下課後不想回家,經常獨自在街上流連。試過很多次,有流垊上前搭訕,她感到十分害怕,卻不知如何是好。某天,一位好心叔叔路過,他把女友人帶到一個安全的地方 – 少年警訊會所,從那天開始,她找到另一個安身之所。
〖警方舉辦活動鼓勵公眾主動支援〗
原來這位好心叔叔是一名便衣探員,但警力始終有限,所以社區街坊要齊心合力成為好心叔叔和姨姨,為弱小張起保護網。
去年警務處為響應世界兒童日,首次舉辦以保護兒童為主題的大型教育和宣傳活動「童行・同心」保護兒童計劃,去年的主題是「Let’s Talk」,而今年的主題則是「旁觀者Change」,上述實驗就是項目的活動之一,另外還會舉辦「徽章設計比賽」及「藝術工作坊」等活動,希望市民發現有兒童需要幫忙時別只做旁觀者,主動介入作出支援。
〖防止虐待兒童會成立學院教育公眾〗
是次活動的另一主辦方防止虐待兒童會認為教育是保護兒童一把重要鑰匙,故於2013年成立保護兒童學院,不僅舉辦活動讓兒童學會自我保護、讓家長增進親子溝通的能力,更為學校、非政府組織及商業機構提供針對兒童、家長、專業人士的課程和講座,讓全城人士一起提高保護兒童的意識,合力為孩子打造健康安全的成長環境。
點擊了解保護兒童學院詳情:https://www.aca.org.hk/tc/course?course_category_id=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