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8日
撰文:劉倩瑜 / 圖片來源:大埔民政事務處
「創科」是現今教育關鍵字,家長都想子女接觸創科知識,機會來了!大埔創科盛事「創科@大埔」快將舉行,除了區內學校學生及業界作品展,還有講座和工作坊。馬上了解。
〖「創科大埔2022」 – 學界作品「液壓機械臂」〗
「創科@大埔2022」由民政事務處及大埔學校聯絡委員會合辦,活動包括由大埔區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5周年活動統籌委員會統籌、民政事務總署社區參與撥款資助的「創科@大埔2022」展覽。
展覽設有「學界展區」,26間大埔中、小學參展,展出同學的STEAM作品。參展學校學生的作品均具創意,並可融合大眾的日常生活。
三水同鄉會禤景榮學校同學的作品「液壓機械臂」模仿人類手臂,由多個關節連結成一體,可進行多種多角度及多維度,例如抓舉、搬動物件等動作。創作以槓桿、流體力學原理為基礎,以軟件進行圖樣設計,並利用鐳射切割機加工。
〖「創科大埔2022」- 學界作品「大坑舞火龍」與「電動車」〗
大埔舊墟公立學校同學的作品「大坑舞火龍」在舞火龍立體視藝作品中加入電腦編程,以馬達及顏色傳感器控制車輛前進和轉向,更以中國傳統音樂作為背景。舞火龍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故這一件不只是創科作品,也蘊含著重要的文化意義。
在推動環保的大前提下,電動車的使用是現今的新趨勢,仁濟醫院蔡衍濤小學的製作團隊結合視藝、常識、電腦和機械工程等多個界別的知識,打造出一輛以電力運行、真正可載人,並且外型美觀的作品「電動車」。
〖「創科大埔2022」- 業界展區與工作坊〗
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第二中學的兩支隊伍分別打造出「Smart Classroom Control」及「液流儲能電池」兩件作品。「Smart Classroom Control」以「簡單就是美」作為設計原則,活用幾款簡單的電力裝置,打造課室節能系統。「液流儲能電池」團隊則利用釩(Vanadium)元素擁有多重氧化態的特性,為太陽能、風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儲能問題提供長遠可行的方案。
其他參展學校作品包括大埔舊墟公立學校(寶湖道)「運捷便搬運機械人」及「鬥智包剪揼」、迦密柏雨中學「Temi Librarian」、香港紅十字會大埔卍慈中學「智能膠樽收集機」、
香港教育大學賽馬會小學「仿熊貓機械人」及香港教師會李興貴中學「空氣雲」。
展覽另設「業界展區」,有十多間頂尖創科機構展出在生活上可應用的最新創意科技。主辦方在展期還會舉辦超過十場講座及工作坊,包括一些互動元素實驗及遊戲,絕對是很好的親子去處。
詳情:https://www.innoexpotaipo.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