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4日
撰文、圖片提供:Sam Lam
九龍市區巴士路線3B,由九巴營辦,來往慈雲山(中)及紅磡(紅鸞道),途經斧山、鑽石山(鳳德道)、新蒲崗(彩虹道)、九龍城及土瓜灣。
• 1965年5月17日:3B線投入服務,當時來往慈雲山及紅磡碼頭,途經雙鳳街及雲華街(鳳凰新村)。開辦初期,慈雲山總站設於慈雲山道近慈雲山邨30座外(後稱慈樂邨),現址為慈愛苑愛慧閣。
• 1965年6月1日:繁忙時間加開來往竹園及紅磡碼頭的短程班次,以配合天星小輪紅磡航綫開辦。1965年10月18日:配合紅磡實施新交通管理措施,往慈雲山方向駛至馬頭圍道後,改經新柳街及漆咸道,然後折回馬頭圍道原有路線。
• 1967年年初:往慈雲山方向駛至馬頭圍道後,改經土瓜灣道及馬頭角道,不經新柳街及漆咸道;往紅磡碼頭改經木廠街及土瓜灣道。1968年:往北慈雲山方向繞入黃大仙徙置區(即今黃大仙下邨),改經大成街、東頭村道、明德街(此街道已消失)及龍翔道。
• 1969年2月25日:往北慈雲山方向駛至大成街後,改經東頭村道及沙田㘭道,不入明德街及龍翔道。1969年7月2日:往紅磡碼頭方向改經雲華街及崇華街落山。1970年6月18日:早上十時起,配合位於彩虹道及太子道交界之天橋通車,往紅磡碼頭方向駛至彩虹道後,改經新天橋前往太子道。
• 1981年中:往紅磡碼頭方向繞經惠華街落山。1982年9月15日:因應龍翔道與沙田㘭道交界之路口永久封閉,來往沙田㘭道及鳳德道之間改經彩虹道及蒲崗村道。1982年9月26日:配合「紅磡及土瓜灣公共交通優先用路計劃第二期」實施,蕪湖街西行不能左轉機利士南路,往紅磡碼頭方向繞經大沽街、寶其利街、明安街及必嘉街前往機利士南路。
• 1988年5月18日:配合黃大仙實施新交通管理措施,往北慈雲山方向駛抵鳳德道後,繞經沙田㘭道、鳴鳳街往雙鳳街,不經鳴鳳街以南的一段雙鳳街。1991年3月17日: 紅磡碼頭總站遷往黃埔花園第九期對出的新填海區總站,往北慈雲山方向改經未命名路、紅磡南道及紅磡灣街;而往紅磡碼頭方向改經蕪湖街、德民街、德安街、船景街及未命名路。來回程駛至機利士南路後,均繞經九龍車站(今港鐵紅磡站)。
• 1991年10月21日:往紅磡碼頭方向繞經九龍車站後,改經紅磡灣街、紅磡南道及未命名路。1992年11月23日:配合3E線改成新線203E,來回改經富山邨,不經鳳凰新村:1993年4月5日:來回不經九龍車站。
• 1996年5月1日:增設空調巴士服務。1997年11月9日:總站由慈雲山(北)遷往慈雲山(中)。1999年6月14日:往慈雲山(中)方向改經船景街、紅鸞道(西行)、迴旋處、紅鸞道(東行)、紅樂道及紅荔道前往紅磡南道。
• 1999年7月24日:往慈雲山(中)方向改經下隧道前往紅鸞道,不再途經船景街及紅鸞道(西行)。2000年3月26日:來回程改經蒲崗村道天橋及鳳德道,不再經近大磡村一段彩虹道及斧山道天橋。2004年12月27日:往紅磡方向改為由寶其利街直接駛入機利士南路,不再繞經明安街及必嘉街,並加停寶其利街及取消明安街分站。2007年3月24日:提升為全空調服務,調低全程車費並取消分段收費。
• 2015年12月31日:增設到站時間預報。2018年3月12日:星期一至五09:00前往慈雲山(中)方向的班次於停靠慈安苑後直接駛入總站,並取消慈雲山道「正暉樓」巴士站。2019年1月12日:紅磡碼頭總站遷往紅磡(紅鸞道)公共運輸交匯處,來回方向改經紅鸞道出入新總站,不再途經華信街。2019年8月3日:配合彩虹道工程完工,由當日10:00起,往紅磡方向恢復停靠彩虹道遊樂場站,取消衍慶街站。
現時此路線共獲派7輛雙層巴士作掛牌車,車型分佈如下:
• 1輛 Enviro500 12米(ATE)
• 6輛富豪B9TL 12米(3輛AVBW、3輛AVBE)
3B線在八十至九十年代主要使用丹尼士喝采(N)行走。
1996年加入空調巴士行走,用車以丹尼士巨龍9.9米(ADS)為主。踏入廿一世紀加入低地台服務,用車以丹尼士三叉戟12米(ATR)及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2米(3ASV)為主;非低地台用車改派富豪奧林比安11米(AV)行走,非空調巴士亦改以三軸巴士(都城嘉慕威曼都城11米S3M)行走。2007年改為全空調服務後,上述三款空調巴士成為此路線的主力。
2012至2013年間曾加入丹尼士巨龍(AD258/GR4634及ADS130/GU7597)行走。 2014至2015年,先後加入6輛Neoplan Centroliner(AP)行走,成為當時的主力。2015年5月曾加入Enviro500 12米(ATE)行走,取代富豪超級奧林比安(3ASV),惟已於12月全數撤離。
為符合低排放區標準,於2015年12月加入1輛原屬屯門車廠63X線的富豪B9TL 12米(AVBWU131/PX5011,已撤離)行走,以便柯打行走116線,於同月內再加入3輛原屬荔枝角車廠12A線的富豪B9TL(AVBW,因應Enviro500 12米(ATE)年事已高而需要退役,於2022年6月重新換入該車款)取代富豪奧林比安(AV),令用車全面低地台化。
2016年2月29日,其中1輛富豪B9TL(AVBW22/MG9269)被調往203E線,由1輛富豪奧林比安(AV519/HU6846)取代,令全線低地台化的現象只是曇花一現,直至2016年5月全線再次低地台化。
2020年9月起,借調自龍運巴士的富豪B9TL(7XX)、Enviro500(84XX)及Enviro500 MMC(95XX)獲准於此路線行走,並於12月加入3輛富豪B9TL(AVBE,原為龍運的7XX)掛牌車,取代部分Enviro500(ATE)。
往紅磡方向:全程行車里數約為9.8公里,行車時間約為65分鐘。(平均行車時速約為9公里)
往慈雲山方向:全程行車里數約為10.2公里,行車時間約為65分鐘。(平均行車時速約為9.4公里)
3B線沿途與5、5C、116線等重疊,班次亦比該等路線疏落,客量一直平平。
根據歷年巴士路線計劃及相關文件中的資料顯示,此路線載客情況如下:
• 2015年:最繁忙一小時內的載客率約70%,非繁忙時段平均載客率只有約23%。
• 2016年:最繁忙一小時內的載客率約56%,非繁忙時段載客率只有約36%。